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村边解嘲·其一》
《再和村边解嘲·其一》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闲身惟向静中便,莫景侵寻绛县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观玄牝息绵绵。

温柔乡里谁能老,冷澹生涯别有天。

笑抚脚婆为法喜,漆园何必问经缘。

(0)
注释
闲身:空闲的时间。
静中便:在宁静中找到乐趣。
莫景:不必让岁月。
绛县年:绛县的生活(可能指隐居之地)。
失解:无法理解。
真精:真谛。
昏默默:内心迷茫。
玄牝:深奥的母性力量。
息绵绵:持续而平静。
温柔乡里:温柔的世界。
谁能老:谁能真正老去。
冷澹生涯:平淡的生活。
别有天:隐藏着另一番天地。
笑抚:笑着抚慰。
脚婆:生活中的琐碎。
法喜:内心的喜悦。
漆园:可能指庄子,他曾为漆园吏。
经缘:经书中的缘分。
翻译
闲暇时只在宁静中找到乐趣,不必让岁月侵扰绛县的生活。
无法理解真谛时内心迷茫,暂且观察那深奥的母性力量,它持续而平静。
在温柔的世界里,谁又能真正老去?平淡的生活中隐藏着另一番天地。
笑着抚慰生活中的琐碎,法喜自在其中,无需询问经书中的缘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再和村边解嘲(其一)》。诗中,诗人以闲适的心态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他强调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不被外界琐事打扰,仿佛回到了绛县那样的隐逸岁月。诗人提到"失解真精昏默默",可能是指放弃对世俗名利的执着,心境变得淡泊而深沉。

"且观玄牝息绵绵"一句,玄牝象征着道家的无为而治,绵绵则形容生命力的悠长,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法则的顺应与欣赏。他认为,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独特的乐趣,"温柔乡里谁能老",暗示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满足。

最后,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调侃自己,笑称即使是与老伴相伴,也能从中获得法喜,不必像庄子那样过于追究经学的缘分。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春日野行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九

三五痴后生,作事不真实。

未读十卷书,强把雌黄笔。

将他儒行篇,唤作贼盗律。

脱体似蟫虫,咬破他书帙。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八

自见天台顶,孤高出众群。

风摇松竹韵,月现海潮频。

下望青山际,谈玄有白云。

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伦。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四

丹丘迥耸与云齐,空里五峰遥望低。

雁塔高排出青嶂,禅林古殿入虹蜺。

风摇松叶赤城秀,雾吐中岩仙路迷。

碧落千山万仞现,藤萝相接次连溪。

(0)

刘晨阮肇游天台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0)

潭州留别

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

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