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私天位,后羿篡相因。
季札一以让,再世乱吴廷。
禅授成褐阶,负扆袭虚声。
君子避权势,劳谦众见称。
召高忌乃集,功大不没身。
自古乃复然,何人遂躬耕。
韬光不绝俗,庶以保其贞。
大禹私天位,后羿篡相因。
季札一以让,再世乱吴廷。
禅授成褐阶,负扆袭虚声。
君子避权势,劳谦众见称。
召高忌乃集,功大不没身。
自古乃复然,何人遂躬耕。
韬光不绝俗,庶以保其贞。
这首诗《君子行(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历史典故和哲理思考,探讨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诗中首先引用了大禹让位、后羿篡位、季札让国、吴廷混乱的历史事件,以及禅让制度下的禅授过程,以此来引出君子应具备的品质——避权势、谦逊待人。接着,诗人提到召公高被忌惮的故事,强调即使功勋卓著,也可能因权力而遭遇不幸。最后,诗人感慨自古以来,许多君子虽才华横溢,却往往选择隐退,避免世俗的纷争,以保持自身的贞洁和道德操守。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行为和结局,表达了对君子之德的推崇,以及在权力面前保持自我、追求道德高洁的重要性。彭孙贻借古喻今,旨在提醒世人,在权力与道德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载归。
门庭怆已变,风物澹无辉。
群吏谒新府,旧宾沾素衣。
歌堂忽暮哭,贺雀尽惊飞。
坐镇清朝独殷然,闲徵故事数前贤。
用才同践钧衡地,禀气终分大小年。
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
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
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
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汨没随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