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巫山高》
《巫山高》全文
唐 / 乔知之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

浔阳几千里,周览忽已遍。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荐。

楚云何逶迤,红树日葱茜。

楚云没湘源,红树断荆门。

郢路不可见,况复夜闻猿。

(0)
翻译
巫山的十二座峰峦,高低错落互相掩映。
从浔阳眺望千里之外,转眼间已游览完毕。
想象着神女的美丽姿态,采摘香花共同珍藏献上。
楚地的云彩蜿蜒曲折,红树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
楚云消失在湘江源头,红树消失在荆门之间。
通往郢都的道路遥不可及,更何况夜晚还能听到猿猴哀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巫山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丰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遥远过去的神女传说的一种怀念。

"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 这两句开篇便以巫山十二峰为背景,运用“参差”一词形容山峰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之美,使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化无穷。

接着,“浔阳几千里,周览忽已遍。” 突显了诗人在巫山漫游后,对广阔景观一目了然的感觉。这里通过“浔阳”作为地理参照,强调了巫山之美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它能够让人眺望到更远处的风光。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荐。" 这里诗人开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与古代传说相结合,描绘出一幅神女采摘山花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底,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美好境界的心态。

"楚云何逶迤,红树日葱茜。楚云没湘源,红树断荆门。" 这几句通过对云和树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巫山之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之情。诗人似乎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间的聚散与无常。

最后,“郢路不可见,况复夜闻猿。”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远古时期的一种怀念。"郢路"指的是历史上的通道,而今已不复存在;"况复夜闻猿"则是在深夜中听到猿啼声,更增添了一种凄清与孤寂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巫山景色的描绘和对神女传说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世界,以及对于自然美、历史传统的一种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乔知之
朝代:唐   籍贯:同州冯翊   生辰:公元?年至六九七年

乔知之,唐(公元?年至六九七年)名不详,同州冯翊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猜你喜欢

春日病目柬群公

病眼经旬不出衙,全无诗句答芳华。

垂帘漫道窥丹鼎,看字浑如隔绛纱。

世事愁来翻断酒,人情阅尽尚疑蛇。

柳条梅蕊春俱好,何日从君向水涯。

(0)

梦游异境诗以纪之

天地有灵境,却于梦里游。

人家皆古朴,风气绝温柔。

不辨林中草,遥瞻云外楼。

觉来叹尘世,落木忽惊秋。

(0)

饮谷司马荷花池

不到濂溪上,谁知花正开。

清临明月浦,美映九莲台。

过雨看逾好,无风香亦来。

眷兹君子德,日暮更衔杯。

(0)

故关别任柏溪

关门从此别,对酒各沾衣。

芳草临岐路,千山向夕晖。

交情惟汝在,世事与心违。

后会知何地,休令音信稀。

(0)

弹琴峡

瑶琴何处闻,停车空缅想。

谷静水声幽,霜馀山气朗。

无声心亦閒,况复闻清响。

大道晦有时,灵物岂易赏。

徘徊坐磐石,高歌动林莽。

(0)

宫女读书

院院烧香礼月星,笙歌一派隔银屏。

垂帘正诵周南什,不省羊车过后庭。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