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中兴日,苍生望治辰。
洛龟方启禹,嵩岳复生申。
鱼水君臣会,乾坤雨露新。
百寮资楷范,四海望衡钧。
峻秩登黄阁,清光切紫宸。
冠裳成雅集,庚甲度初巡。
禁里春如海,朝端鬓未银。
愿天终祐国,永锡老成人。
圣代中兴日,苍生望治辰。
洛龟方启禹,嵩岳复生申。
鱼水君臣会,乾坤雨露新。
百寮资楷范,四海望衡钧。
峻秩登黄阁,清光切紫宸。
冠裳成雅集,庚甲度初巡。
禁里春如海,朝端鬓未银。
愿天终祐国,永锡老成人。
此诗颂扬了在圣明时代,君主致力于治理国家,百姓期待着盛世的到来。以洛龟和嵩岳的神话象征君主的英明与德行,喻示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如同鱼得水,共同推动着国家的发展。诗中提到君主的恩泽如同雨水滋润大地,使得四海之内都充满希望。群臣在君主的领导下,遵循楷模,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诗中还描绘了君主登高望远,目光如炬,如同黄阁之上的大臣一般,对国家的未来有着深远的洞察。同时,君主的权威如同紫宸之上的星辰,不可动摇。群臣聚集一堂,共庆君主的生日,岁月如歌,君主的容颜虽未显老,但已积累丰富的治国经验,成为众人敬仰的老成之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君主与群臣之间和谐共治的景象,表达了对君主长寿与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檐前洛阳道,下听走辕声。
树荫春城绿,山明雪野晴。
云藏天外阙,日落柳间营。
缓步应多乐,壶歌咏太平。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
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此言今始践,知不愧黄泉。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莺谷友,憔悴雁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馀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