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
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
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
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
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
欲去复裴回,夕鸦已飞鸣。
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
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
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
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
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
欲去复裴回,夕鸦已飞鸣。
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郊野图景,诗人以一种闲适自在的心态,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开篇“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转换时刻,湖水开始苏醒,万物复苏。
诗人通过“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子”应指李生,即诗中提到的友人。诗人以郡司马的身份,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求功名的态度,“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接下来的“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个性和生活追求,他愿意退出尘嚣,追随内心的本真。诗人在春日外出时,携带小榼(一种古代饮酒器具),遇花便独自倾倒,此处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则写出了诗人在朋友家中饮酒的温馨场景。紧接着,“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表达了对友情和音乐美妙感受的赞叹。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写出了简单而纯朴的农家饮食,“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欣赏。
最后,“欲去复裴回,夕鸦已飞鸣”表达了诗人不舍昼夜之别的依恋,而“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则是一种期待与友人再次共享这美好时光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山斋临薄雾,徙倚杏花枝。
猎客惊熊馆,行人指鹳池。
为贫锄药卖,因懒上陂迟。
林外孤烟起,遥知日午时。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