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
万古不收雨,四时长是秋。
树寒烟半拥,山湿雾长流。
独我思归苦,无因到上头。
宝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
万古不收雨,四时长是秋。
树寒烟半拥,山湿雾长流。
独我思归苦,无因到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诗人怀念往昔游历之情。宝陀十里路,是诗人心中美好而难以忘怀的地方,"此日想同游"表达了诗人今日依然想要与旧友一道重走当年的路途,但只是一个遥远的愿望。
"万古不收雨,四时长是秋"用来形容宝陀地区特有的气候和景色,那里的雨水似乎无始无终,而四季如同永恒的秋天,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苍凉与神秘感。"树寒烟半拥,山湿雾长流"则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树木在寒冷中散发出淡淡的烟霭,山间的雾气濛濛而下,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氛围。
"独我思归苦,无因到上头"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家园的渴望。诗人在这宝陀十里路上,怀念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却只能独自一人沉浸于思乡之苦,这份情感无法倾诉,只能停留在心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怀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小袖啼红,残茸唾碧,深愁如织。
闲愁不断,冉冉舞丝千尺。
倚修筠、袖笼浅寒,望人在水西云北。
想绿杨影里,兰舟轻舣,赤阑桥侧。
游剧归来,恨汗湿酥融,步悭袜窄。
兰情蕙盼,付与栖鸾消息。
奈无情、风雨做愁,帐镫闪闪春寂寂。
梦相思、一枕巫山,更画楼吹笛。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