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其十六》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其十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急芟乱发理疏襟,终使英雄减热心。

门第变迁迷鸟雀,死生绝续感人琴。

长河已逝馀山在,宿泪无多检袖寻。

乡味颇思芦笋脆,遥知江水绿都深。

(0)
鉴赏

这首诗《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其十六)》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急芟乱发理疏襟”,以形象的比喻开篇,将内心的纷乱比作杂乱的头发,通过梳理来寻求内心的平静,暗示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时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过程。

“终使英雄减热心”一句,表达了英雄人物在历经世事沧桑后,内心的热情逐渐消退,体现了对英雄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感慨。

“门第变迁迷鸟雀,死生绝续感人琴”,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鸟雀迷失方向和琴声中蕴含的生死离别之感,象征着社会变迁给个体带来的迷茫与情感的波动,强调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长河已逝馀山在,宿泪无多检袖寻”,长河代表时间的流逝,山在则象征着永恒的存在,宿泪则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不舍。这句诗表达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乡味颇思芦笋脆,遥知江水绿都深”,最后两句转向对家乡的思念,芦笋的脆嫩和江水的深绿都是家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蜀僧潮音归乡

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

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

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

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

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

(0)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其八积翠楼

直到孤峰最上头,下看双涧玉虹流。

世间培塿何须数,且卧元龙百尺楼。

(0)

吴傅朋以王逸少遗意作游丝之书古今所无恨未之见也为赋此诗

吴侯能书声,不减铭瘗鹤。

台郎今独步,谁数卫与索。

官黄临小楷,老笔更沈著。

年来鸡鹜间,儿辈妄穿凿。

超然出新意,非用元和脚。

游丝随春风,忽向窗几落。

传观懔飞动,安得此健药。

自言临池时,屡阅更岁籥。

毫端几百鍊,始到虫网络。

谁云右军后,兹事秘冥漠。

一朝神明还,千载宛如昨。

乃知炉锤妙,信手皆合作。

于皇云汉章,神授等河洛。

光芒下照烛,万帖悉糟粕。

君命幸逢时,当草凤尾诺。

胡为尚留滞,未便持汉橐。

行看诚悬归,佳句题殿阁。

(0)

芳美亭

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

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

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

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

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

(0)

咏古四首·其四

堂堂明堂柱,根节几岁寒。

使与蒲柳同,扶厦良亦难。

我衣敝缊袍,我饭苜蓿盘。

天公方试我,剑铗勿妄弹。

(0)

挽黄忠文公·其二

棘闱尚记一窗邻,把酒论文情独亲。

辙迹我犹循井络,履声公已上星辰。

追思九鼎回天力,莫赎千金报国身。

老去驱车只剑道,忍看高冢卧麒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