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月·其四》
《北月·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昭关曾照伍家须,失路方惭镇海珠。

镜破持来吾瘦矣,我安归处汝知乎。

乌啼地阔愁如海,魂醒人孤影在湖。

劫火又烧山泽涸,重骑羸马出皇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与挫折时的复杂心情和深刻反思。首句“昭关曾照伍家须”引用了伍子胥过昭关的典故,象征着诗人曾经面临的艰难抉择或困境,暗示了过去经历的挑战与考验。接着,“失路方惭镇海珠”则表达了在迷失方向后对自身能力或命运的自我反省与质疑。

“镜破持来吾瘦矣,我安归处汝知乎”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破碎的镜子比作人生的挫折与失败,通过镜子的破碎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自我审视。这里“吾瘦矣”不仅指身体上的消瘦,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疲惫与精神的损耗。“我安归处汝知乎”则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即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诗人对自己的归宿与未来的方向产生了迷茫与困惑。

接下来,“乌啼地阔愁如海,魂醒人孤影在湖”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乌鸦的啼叫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孤独的象征。而“魂醒人孤影在湖”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失落时的清醒与自我认知。

最后,“劫火又烧山泽涸,重骑羸马出皇都”以“劫火”象征灾难与毁灭,山泽涸表示自然环境的破坏,整个画面充满了末日般的氛围。诗人骑着疲惫的马匹离开繁华的京城,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未知旅程的开始。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决绝与勇气,也蕴含了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与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与外界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深刻思考、自我反省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内

瓮头留得菊花春,过了重阳即诞辰。

想见闺中为寿酒,只同儿女说归人。

(0)

送裕师骨·其二

轻幡袅袅思悠悠,梦破依然到鼎州。

送客各还家里去,青山白骨自风流。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三七

曲曲清溪有几湾,酒船笳鼓去仍还。

閒情自合频来此,只在州衙咫尺间。

(0)

次韵知县兄

露坐仙人餐沆瀣,水行渔父烛须眉。

民间阖户纷纷是,如此清凉睡不知。

(0)

次韵邢季允梅花

怀想西湖一树冰,有谁人似此花清。

何当共泛波微绿,更得同看月正盈。

(0)

小亭诗

小亭西角杏花明,寂寞闻莺但一声。

九十日春今五十,自挼红蕊绕阶行。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