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全文
唐 / 卢汝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0)
注释
春风:指春天的风,常常象征生机和希望。
榆关:古代边关的代称,此处可能指代远离家乡的地方。
故国:故乡,家乡。
烟花:这里指春天的花朵,也常用来形容繁华或美好的事物。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子。
归不得:无法回家。
朝朝:每天。
望夫山:传说中妻子每日登高望远,期盼丈夫归来的山,此处借指妻子的思念之情。
翻译
昨夜春风吹到了榆关,让人想起故乡的烟花已经凋零。
年轻的妻子不知丈夫不能归家,每天都会登上望夫山期盼着他的归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春风吹拂,带来了季节更迭的消息,但在榆关,那些故国的烟花似乎已经凋零。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少妇不知归不得" 一句,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她渴望回到丈夫身边,却又不得其门而入,这种隔绝带来的哀愁,通过诗人的笔触变得如此沉重和深刻。

"朝朝应上望夫山" 是少妇日复一日的心理写照。每到清晨,她都会仰望那座与丈夫有关的山峰,将自己的思念化作无尽的眺望。这不仅是对远方亲人的追思,也是她内心深处的呼唤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春风、榆关、烟花、少妇的哀怨,以及那座被不断仰望的山,勾勒出了一幅浓郁的离愁图景。这种对远方亲人深沉的思念与不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主题,而卢汝弼在这首诗中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卢汝弼
朝代:唐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写秋日乡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阶叶”、“满城杵”、“蟏蛸网”、“蟋蟀声”等),以景衬情,写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写边庭生活,一片悲气弥漫之中又含着雄壮,十分动人心魄。 
猜你喜欢

送赵郎二首·其一

匡山太白书淫久,不但天才盖一时。

须慕更生勤博古,莫师长吉祗为诗。

八塼学士多时誉,七步贤王有令资。

数子风流君可致,剑门他日看雄辞。

(0)

邹德久挽词二首·其一

万里南来日,惟君意最亲。

浑如相识旧,殊异白头新。

一别遽千古,九衢空万人。

道乡虽有子,不使继清尘。

(0)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其六

赤凤谩言最可伤,君王不谓有他肠。

并疑池上将仙去,祇恐留连为侍郎。

(0)

峡中晚春

临水桃花已乱飞,向人浑似诉离披。

溟濛细雨春风暴,还是青林生叶时。

(0)

雨中听邻家侍儿歌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

垂帘竟日无馀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0)

过覃氏园偶题

十日浓阴飞细雨,清川初涨水平沙。

幽人闭户春已半,开遍山南山北花。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