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朔》
《三月朔》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万里归心彀劲弧,风愁雪梦饱江湖。

一舟虾菜随昕夕,三月莺花尚道途。

松垄近悲寒食隔,蓬踪长逐断云孤。

家中未得真传信,何处逢人问有无。

(0)
鉴赏

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三月朔》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家万里,漂泊江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万里归心彀劲弧,风愁雪梦饱江湖。”开篇即点出诗人远离家乡,心系归途的情怀。将归心比作箭矢射向目标,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风愁雪梦”四字,既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与困苦,也暗示了内心的忧愁与梦想交织的复杂情感。

颔联“一舟虾菜随昕夕,三月莺花尚道途。”进一步展现诗人在舟中生活的简陋与艰辛,以及时间的流逝。虾菜是旅途中的简单食物,随日升日落而变化,象征着生活的平凡与不易。三月莺花,本是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继续前行的路途,凸显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

颈联“松垄近悲寒食隔,蓬踪长逐断云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松林与寒食节的隔阂,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更寓意了诗人与故乡的遥远距离。蓬草随风飘荡,象征着诗人的流浪生活,而“断云孤”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形单影只的形象,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尾联“家中未得真传信,何处逢人问有无。”表达了诗人对家中消息的渴望与焦虑。在旅途中,无法得知家人的消息,只能四处询问,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挂念。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家万里、漂泊江湖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庭的深深眷恋。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馆娃宫

宫女三千去不回,真珠翠羽是尘埃。

夫差旧国久破碎,红燕自归花自开。

(0)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

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0)

耒阳杜工部祠堂

手接汨罗水,天心知所存。

固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

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颓垣。

(0)

翡翠

莎草江汀漫晚潮,翠华香扑水光遥。

玉楼春暖笙歌夜,妆点花钿上舞翘。

(0)

与张补阙王鍊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

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

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

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0)

丙戌岁正月出洛阳书怀

往岁衣褐见,受服金马门。

拟将忠与贞,来酬主人恩。

天地暂雷雨,洪波生平原。

穷鳞遂蹭蹬,夙昔事罕存。

幸逢帝出震,授钺清东藩。

白日忽再中,万方咸骏奔。

王风从西来,春光满乾坤。

蛰虫竞飞动,余亦辞笼樊。

遭遇思自强,宠辱安足言。

唯将四方志,回首谢故园。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