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三月》
《闰三月》全文
清 / 徐搢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杨柳如丝袅碧川,繫留春色倍鲜妍。

已经九十惊肠断,又遇重三到眼前。

花意尚争千种艳,月光多看一回圆。

渔人何必频相问,此是桃园小洞天。

(0)
鉴赏

这首诗《闰三月》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徐搢珊所作,通过对杨柳、春色、花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渔人的询问的回应,营造出一种隐逸与超脱的意境。

首联“杨柳如丝袅碧川,繫留春色倍鲜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柳轻柔地在碧绿的水面上摇曳,仿佛将春天的颜色紧紧留住,使得春色更加鲜艳夺目。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杨柳以生命,使其成为春色的守护者。

颔联“已经九十惊肠断,又遇重三到眼前。”通过数字“九”和“三”的使用,巧妙地指出了闰月的特殊性,即一年中额外增加的一个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中的某些难以割舍的情感的深切怀念。

颈联“花意尚争千种艳,月光多看一回圆。”转而描写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月光下,一轮满月显得格外圆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寓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生的圆满时刻。

尾联“渔人何必频相问,此是桃园小洞天。”以渔人的视角,引出了一种世外桃源般的隐逸生活。诗人通过渔人的询问,巧妙地回答道,这里就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地——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小天地。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搢珊
朝代:清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猜你喜欢

春雁

征雁去云疾,东风向帝畿。

花时离楚塞,雪尽到金微。

兄弟江南别,烽烟河朔归。

高楼有思妇,一为寄春衣。

(0)

从邻老乞罂粟花不得戏拈

南邻千瓣好罂粟,粲烂宫锦披明霞。

主人好事客踵至,吃书埭溪谷雨茶。

可怜偷摘半邻女,大髻小鬟红满髽。

我亦爱花常闯户,每逢婢骂嗔双鸦。

今年脚气发颇早,欲行已踬黏壁蜗。

好花时候苦兀坐,惟有瓶卉横窗纱。

恨无隙地种此物,时向邻翁为乞花。

此翁惜花吝我乞,敲篱竹影空纷拿。

无花可采还一笑,闭门格格喧邻蛙。

(0)

禾水戏题旅壁

空城细雨连三日,小阁残灯伴独眠。

欹枕不知春梦断,参横月落夜如年。

(0)

绯桃一枝花发最为烂熳其枝北向为小窗所碍移南墙下

栽向西池阿母家,东风四度见飞花。

绯桃落尽春归去,寂寂东栏日已斜。

(0)

草庵

藕花如雪柳丝丝,竹覆茅庵客到迟。

长日掩关无一事,幽人枕易梦回时。

(0)

千顷云

青山在屋下,白云在高岭。

身在白云中,那识云千顷。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