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如雪柳丝丝,竹覆茅庵客到迟。
长日掩关无一事,幽人枕易梦回时。
藕花如雪柳丝丝,竹覆茅庵客到迟。
长日掩关无一事,幽人枕易梦回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草庵生活画卷。首句“藕花如雪柳丝丝”,以“藕花”和“柳丝”为切入点,将画面定格在一片洁白如雪的荷花与轻柔垂挂的柳枝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竹覆茅庵客到迟”一句,通过“竹”与“茅庵”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草庵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访客稀少,环境的静谧与主人的隐逸之气。
“长日掩关无一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白天里,主人选择关闭门户,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幽人枕易梦回时”则以“幽人”自居,通过“枕易”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内心的丰富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庵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菰蒲际天青无边,只堪莲荡不堪田。
中有一溪元不远,摺作三百六十湾。
政如绿锦地衣上,玉龙盘屈于其间。
前船未转后船隔,前湾望得到不得。
及至前湾到得时,只与后湾才咫尺。
朝来已度数百萦,问知德清犹半程。
老夫乍喜棹夫闷,管有到时君莫问。
拔草不拔根,塞水不塞源。
忽然草生更水长,败却禾稼仍滔天。
老夫昔岁得淋疾,初谓一日今两年。
服药六千六百盏,望舒二十二回圆。
偶逢周郎顾,一脉擒二竖。
发药何用多,刀圭起沉痼。
向来肝肠痛如割,今来疾痛全然脱。
捉著根源尽扫除,周郎神医天下无。
昨雨败重九,谓并败此行。
云师出小谲,垂晓偷放晴。
初愁落君后,我反先出城。
伫立已小倦,喜闻马来声。
南山有新观,大殿初落成。
入门山脊动,仰目天心横。
柱起龙活立,檐飞鹏怒升。
影入西湖中,失尽千峰棱。
天竺拉灵隐,骏奔总来庭。
老禅定何巧,幻此壮玉京。
书生茅三间,饥眠方曲肱。
帘拂云间竹,窗摇水下天。
栏干斜倚处,风物正凄然。
送眼看群叟,收罾得小鲜。
可怜碧玉沼,不种一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