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
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
圆瓮贮满镜光明,玉壶一片冰心裂。
须臾鱼眼沸宜磁,生花犀液繁於缬。
软饱何妨滥越瓯,大烹讵称公鸳列。
挑灯即景试吟评,檐间冰柱摐阶坼。
我亦因之悟色空,赵州公案犹饶舌。
忽忆江南灾馑馀,抚字心劳荒政拙。
九重岂宜耽晏安,大君原为斯民设。
安能比户免饥寒,三代高风真邈绝。
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
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
圆瓮贮满镜光明,玉壶一片冰心裂。
须臾鱼眼沸宜磁,生花犀液繁於缬。
软饱何妨滥越瓯,大烹讵称公鸳列。
挑灯即景试吟评,檐间冰柱摐阶坼。
我亦因之悟色空,赵州公案犹饶舌。
忽忆江南灾馑馀,抚字心劳荒政拙。
九重岂宜耽晏安,大君原为斯民设。
安能比户免饥寒,三代高风真邈绝。
此诗描绘了诗人以雪烹茶的雅趣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的过程和心境。首句“通红兽炭室酿春”以红炭烘烤,营造出温暖春意的氛围;“积素龙墀云遗屑”则以雪的洁白比喻宫殿的高雅。接着,“石铛聊复煮蒙山”点明了煮茶的器具与茶叶,引出下文对茶的品鉴。
“圆瓮贮满镜光明,玉壶一片冰心裂”两句,以镜光形容茶水的清澈,冰心比喻内心的纯净,形象生动。随后,“须臾鱼眼沸宜磁,生花犀液繁於缬”描绘了茶水沸腾的景象,以及茶汤的色泽丰富,仿佛生花般美丽。
“软饱何妨滥越瓯,大烹讵称公鸳列”表达了诗人对茶的享受,并不拘泥于形式,强调了茶的内在品质。接下来,“挑灯即景试吟评,檐间冰柱摐阶坼”则描述了诗人深夜品茶的情景,以及外界环境的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最后,“我亦因之悟色空,赵州公案犹饶舌”表达了诗人通过品茶领悟到的哲理,以及对赵州禅师公案的引用,增加了诗的深度和禅意。紧接着,“忽忆江南灾馑馀,抚字心劳荒政拙”转而提及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江南灾荒的忧虑和对治理政策的反思。
“九重岂宜耽晏安,大君原为斯民设”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在于百姓,而非追求个人的安逸。最后,“安能比户免饥寒,三代高风真邈绝”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茶艺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风骨和情怀。
鸡鸣市声起,冠盖日相追。
终然寡同调,千里怀风期。
忆从十年前,识君黄绢词。
安知淮海来,得此埙篪吹。
武库森器宝,清庙陈尊彝。
持君胸中富,自足夸一时。
况今亨衢开,秣马随所之。
功名何足道,谈笑观指麾。
交情无远近,人事有合离。
他年一尊酒,长恐劳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