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母氏生日》
《母氏生日》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shēng
sòng / sūnyìngshí

liǎngniánwànwàngfēiyúncánkuìqīnfèimén

hǎozàilángāibáiránméiruǐzhàoqīngzūn

bānyuànbǎochángchēng寿shòushíjiàoréngkàndiébàiēn

gèngwènshí怀huáibàoshēnshēnxuěnòngzhòngsūn

翻译
我离家多年,遥望万里之外的白云,心中满是对母亲倚门期盼的愧疚。
幸好家中有兰花陪伴着她,她的白发在梅花的映照下,依然显得清雅,饮酒时也充满欢愉。
我希望能穿着斑驳的衣服,长久地享受长寿的祝福,看着子孙们频繁地向我行礼感恩。
我期待着那一天,能与子孙们共聚,享受天伦之乐,看着他们像白雪般纯洁无暇。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慈亲:指慈祥的母亲。
兰陔:兰花之地,比喻家庭。
斑衣:指老年人的衣服,这里象征长寿。
石窌: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
诜诜:众多的样子,形容子孙众多。
玉雪:比喻子孙洁白如玉,纯洁无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母氏生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的诗篇。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两年的时间,对慈母怀思之情。诗人通过望着远方的飞云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同时也感到有些惭愧,因为无法亲自在母亲身边侍奉。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兰草一样,在母亲脚下扶持她的白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才华(比喻为梅花)能够照亮母亲的酒樽,即便在年老时,也能给母亲带来欢乐。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其中,“斑衣”是古代皇帝赐给臣子的礼服,这里借指对母亲的敬爱;“石窌”则是古时用来保存珍贵物品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常常拜访母亲,以此表达自己对母亲恩情的回报。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迫切心情,他渴望能够尽快回到母亲身边,抱着自己的孩子(即母亲的重孙)与之玩耍,从中也可见诗人对家庭团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家人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家庭的珍视。这不仅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贺寿诗,更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入长安闸

船入长安恰五更,归人都喜近临平。

阴晴天色知何似,篷上惟闻扫雪声。

(0)

运司园亭.月台

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

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

问月月无言,浩歌诗千首。

几人知此乐,此乐公所有。

(0)

徐倅尊人挽诗二首·其一

教子成名岂偶然,存心积善契苍天。

独工学问驰清誉,旁习阴阳得异传。

煞有哀荣身后事,不差生死梦中言。

欲占厚德看铭志,七十之期过一年。

(0)

次花翁冬日三诗·其二

人心天理两相关,无奈花翁尽日闲。

丽服靓妆纷拜节,弊衣短策自怡颜。

已闻瞥尔寻幽去,又见陶然向市还。

住世世尘尘不染,梅花好处即孤山。

(0)

父子俱开国,朝廷不负人。

(0)

满庭霜/满庭芳

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仙妃何事烟村。

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

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

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

清香无处著,雪中暗认,月下空闻。

算谁许幽人,相伴芳尊。

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

堪调鼎,濛濛烟雨,滋养待和羹。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