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母氏生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的诗篇。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两年的时间,对慈母怀思之情。诗人通过望着远方的飞云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同时也感到有些惭愧,因为无法亲自在母亲身边侍奉。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兰草一样,在母亲脚下扶持她的白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才华(比喻为梅花)能够照亮母亲的酒樽,即便在年老时,也能给母亲带来欢乐。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其中,“斑衣”是古代皇帝赐给臣子的礼服,这里借指对母亲的敬爱;“石窌”则是古时用来保存珍贵物品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常常拜访母亲,以此表达自己对母亲恩情的回报。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迫切心情,他渴望能够尽快回到母亲身边,抱着自己的孩子(即母亲的重孙)与之玩耍,从中也可见诗人对家庭团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家人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家庭的珍视。这不仅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贺寿诗,更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仙妃何事烟村。
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
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
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
清香无处著,雪中暗认,月下空闻。
算谁许幽人,相伴芳尊。
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
堪调鼎,濛濛烟雨,滋养待和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