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苍梧扈驾谒兴陵》
《苍梧扈驾谒兴陵》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旧邸瞻神庙,前旌指孝陵。

松坛开虎拜,桂海溯龙兴。

羽卫千官导,戎衣列圣凭。

他时天子孝,文在泰山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陈子升随驾前往苍梧之地,拜谒兴陵的庄重场景。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神庙”、“孝陵”、“松坛”、“桂海”、“羽卫”、“戎衣”,以及“泰山”等,不仅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肃穆,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与君臣礼仪的深刻思考。

“旧邸瞻神庙,前旌指孝陵。” 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目的,通过“瞻”和“指”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随驾者对神庙与孝陵的敬仰之情。神庙代表了先祖的英灵,孝陵则是对先帝的追思与纪念,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家族观念。

“松坛开虎拜,桂海溯龙兴。”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庄严与宏大。松坛上,仿佛有虎拜之象,象征着对先祖的敬畏与忠诚;桂海追溯着龙兴的源头,寓意着国家的起源与繁荣。这里,“松”、“虎”、“桂”、“海”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含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羽卫千官导,戎衣列圣凭。” 描述了随行官员的阵容与服饰,羽卫代表着仪仗队的威严,千官导则体现了庞大的随从规模。同时,“戎衣”与“列圣凭”则暗示了君主的权威与神圣性,以及对历史先贤的尊崇。

“他时天子孝,文在泰山登。”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表达了对后世君主能够继承先祖遗志,行孝道,并将功绩铭刻于泰山之上,以示永垂不朽的期望。泰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功业与德行的象征,此处用以寄托对历史传承与君臣礼仪的崇高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君臣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君主行为的期许,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墓田八咏·其一东皋宰木

松柏何青青,下有将军墓。

犹疑论功时,屏退独倚树。

(0)

步出阊门书事

街巷泥融屐齿侵,腊藏春色未堪寻。

路逢故旧颜多改,城受冰霜剥渐深。

世自随时成变易,天应无意在晴阴。

归来独坐篷窗底,笑引春醪度越吟。

(0)

送凌汉章赴秦王之招

老大辞家西入秦,灞陵原上柳条新。

医和自得生斯地,扁鹊于今见后身。

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

一鞭已被君先著,怅望咸阳渭水春。

(0)

谒徐武功墓

絮酒来何暮,凄凉百感生。

文名推独步,相业沮垂成。

才大人多忌,功高谤易行。

只应坟下水,流恨去难平。

(0)

哭林侍御五首·其二

云掩前星位,人心去就间。

惟公上封事,深斥柄臣奸。

灞上空留说,梁王竟出关。

大功安社稷,瞻望孰能班。

(0)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其二宿徐公浦

暂出靡行役,邻封非异乡。

偶因停泊处,始定往来方。

海迥月浮水,夜寒天雨霜。

终宵成辗转,归梦与途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