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芙蓉花最饶,开时不见玉栏桥。
来从洛浦见罗袜,生在楚宫俱细腰。
何处仙人来跨凤,夜深明月好吹箫。
剩收秋蕊为佳酿,醉入飞云解画桡。
堂上芙蓉花最饶,开时不见玉栏桥。
来从洛浦见罗袜,生在楚宫俱细腰。
何处仙人来跨凤,夜深明月好吹箫。
剩收秋蕊为佳酿,醉入飞云解画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李都尉芙蓉堂》,通过对堂上芙蓉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盛开的繁华景象和神秘气息。首句“堂上芙蓉花最饶”直接赞美芙蓉花的繁茂,暗示了主人的居所环境优美。接下来的“开时不见玉栏桥”则描绘了花儿盛开时的静谧与朦胧,仿佛连栏桥都被花色掩盖。
“来从洛浦见罗袜,生在楚宫俱细腰”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典故,将芙蓉花比作洛水女神的轻纱(罗袜)和楚宫女子的纤细腰肢,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使得花朵更具灵性和历史韵味。
“何处仙人来跨凤,夜深明月好吹箫”进一步渲染了神秘氛围,将芙蓉花与仙人、凤鸟和明月联系起来,暗示了超凡脱俗的意境,以及月下吹箫的悠扬乐声,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两句“剩收秋蕊为佳酿,醉入飞云解画桡”表达了对芙蓉花的珍视和欣赏,设想将秋日的花蕊酿造成美酒,畅饮其中,仿佛能乘着酒意飘然入云,划船而去,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芙蓉花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执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
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旅客摇边思,春江弄晚晴。
烟销垂柳弱,雾捲落花轻。
飞棹乘空下,回流向日平。
鸟啼移几处,蝶舞乱相迎。
忽叹人皆浊,堤防水至清。
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