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开篇“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两句,以动人的形容词“扰扰”和“翻翻”,勾勒出秋风吹拂树叶的声音,同时“黄昏”和“冷烟”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暮色苍茫、气候转凉的氛围。
接着,“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提及古代楚国的皇后与琴弦相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情感上的共鸣。这里“毛欺”一词,或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第三句“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景象转向自然界,通过“蔓垒盘风”、“霜林接翅”的描写,展现了秋风凛凛、树木被霜覆盖的画面。这里的“翅眠”,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沉睡。
最后,“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两句,则转向个人命运和年华老去的感慨。“秪如西旅样”中“秪如”,形容草木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力度的衰退;“头白岂无缘”则是对白发的直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亲情与友谊日渐疏远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秋冬之感和个人情怀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眷恋。
昭阳宫里千蛾眉,中有一人轻欲飞。
娣妹夤缘特新宠,六宫铅粉无光辉。
春回太液花如绣,花底轻风扶翠袖。
君恩不许作飞仙,襞积宫裙留浅皱。
君王贪宴温柔乡,木门不省摇仓琅。
避风台成略今古,空使遗妒惊霓裳。
当年倾城复倾国,谁写馀妍入丹碧。
背灯拥髻一潸然,不应尚有樊通德。
衣若新沐兰汤薰,灵巫拜舞方迎神。
恍然相见帝者服,九歌昔咏云中君。
画史亦可人,妙入造化域。
羽衣玉尘美且閒,此意不知何处得。
空明倏忽纷溟濛,胡为眷眷临寿宫。
飘然来下复远举,想像决去随飞龙。
祠空人散秋萧瑟,落日猿声唤秋色。
湘天极目青茫茫,凭高一望无南北。
我本麋鹿姿,强服冠与簪。
束缚二十年,梦寐游山林。
朅来古晋国,官舍南城阴。
凿壁取棘豁,开窗舒滞淫。
山光射几席,野色供登临。
怡颜盼庭柯,明目增遥岑。
草木递荣落,云烟自浮沈。
玩彼物色变,感此岁月侵。
兀坐独无人,窥檐啭幽禽。
谁知城市中,阒若郊居深。
巷陋颜子乐,地偏陶令心。
一室亦何有,狼藉书与琴。
晴晖朝徙倚,皎月夜相寻。
欲赋畔牢愁,先为梁父吟。
诗成辄自和,酒熟时孤斟。
结茅会有期,种竹当及今。
日来官更忙,尘埃满衣襟。
暮归唯惫卧,筋力殊不任。
常思返丘壑,岂愿纡朱金。
遥知北山处,猿鹤馀清音。
《予所居之南下临短壑因凿壁开窗规为书室坐获山林之趣榜曰野斋且作诗约诸友同赋》【金·高士谈】我本麋鹿姿,强服冠与簪。束缚二十年,梦寐游山林。朅来古晋国,官舍南城阴。凿壁取棘豁,开窗舒滞淫。山光射几席,野色供登临。怡颜盼庭柯,明目增遥岑。草木递荣落,云烟自浮沈。玩彼物色变,感此岁月侵。兀坐独无人,窥檐啭幽禽。谁知城市中,阒若郊居深。巷陋颜子乐,地偏陶令心。一室亦何有,狼藉书与琴。晴晖朝徙倚,皎月夜相寻。欲赋畔牢愁,先为梁父吟。诗成辄自和,酒熟时孤斟。结茅会有期,种竹当及今。日来官更忙,尘埃满衣襟。暮归唯惫卧,筋力殊不任。常思返丘壑,岂愿纡朱金。遥知北山处,猿鹤馀清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bEjM6G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