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寒富贵馀,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
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
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
还君画图君自收,不如木人骑土牛。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寒富贵馀,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
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
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
还君画图君自收,不如木人骑土牛。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佛法的向往。开篇便以"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诗人自称为道人,感叹自己过去三生(即前世)的业力所致,如今虽已出家十年,但依然未能真正强大起来。接着"玉骨犹寒富贵馀,漆瞳已照人天上",用"玉骨"比喻清高脱俗的志向,而"富贵"则是尘世的荣华,尽管诗人自身尚未达到心中所望,却已被世人视为异类。
诗中的"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描绘了与友人的往昔情景,那时的友人在人群中就像展翅高飞的鸾鸟一般引人注目。然而到"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时间流转,友人却因病弱而显得单薄,如同被严冬之风吹拂的松树一般。
诗人的情感在"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中得到了释放。"朱颜"指的是未被时光侵蚀的本真面容,而"不办"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风中蒿火汤中雪",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内心的煎熬和外界的严寒。
在"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希望能够得到解脱之道。"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则是劝诫友人不要效仿那些只知驰骋世间名利的人,而应该像支遁那样超然物外。
最后两句"还君画图君自收,不如木人骑土牛",诗人将《支遁鹰马图》归还给友人,自己则宁愿像木偶一般简单纯粹地生活。整个诗篇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佛法以及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
明日花朝矣。尚兀是、风风雨雨,把人愁死。
破屋荒鸡孤烛暗,打叠一衾乡思。
剩布被、偎侬独自。
想见故园灯火夜,向花前、暖酒谈游子。
待说起、怎生睡。骑驴十载长安市。
笑依旧、青衫短剑,劳人身世。
早岁功名都道福,赢得飘零如此。
须信道、年华弹指。
种菜箸书当早计,问金门,射策干何事。
再来者,有如水。
烟江叠嶂参差,依然故垒围层郭。
忠魂何处,一樽空酹,夕阳楼阁。
半壁崔嵬,野棠开遍,昔时戎幕。
想登埤握节,尚留遗恨,寄华表,归来鹤。
盛世都无感慨。
换佳名,不妨就错,庚申甲子,两朝如梦,是非今昨。
我醉欲眠,闲愁消向,戍笳城柝。
只重寻旧侣,风流云散,此情谁觉。
菰蒲埋首,难重诉、长语音如哀筑。
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
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
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
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
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
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