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埋首,难重诉、长语音如哀筑。
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
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
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
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
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
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
菰蒲埋首,难重诉、长语音如哀筑。
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
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
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
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
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
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慨。词人以“菰蒲埋首”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沉寂、压抑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接下来,“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奈,无人理解的苦楚。
“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艰难与寂寞的感受,蜀道之难象征人生的坎坷,燕歌之气尽则暗示了志向的消逝,而“书又无儿读”则反映了知识与传承的断绝,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失落。
“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通过饮酒放纵来暂时忘却痛苦,但“无肉”则揭示了物质生活的匮乏,以及精神层面的空虚。这一句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即即使在看似狂欢的表象下,也掩盖不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词人借扬州的繁华与竹西的宁静,对比自己的孤独与落寞,菊花的凋零更添了一分凄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隐含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力感。
“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引用蔡邕(字中郎)的故事,表达了词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像蔡邕那样,通过音乐或艺术来寄托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然而,“还未绝”三字透露出一丝希望与坚持,尽管前路艰难,但仍有追求与梦想。
“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词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岁月无情,青春已逝,只能在平淡中度过余生,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
“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最后两句以醉酒后对竹子的品评结束,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释放。词人在醉意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自我安慰,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压力之下,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性。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母亲变卦若不是张解元识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祸?
你则合有恩便报,倒教我拜做哥哥。
母亲你忒虑过,怕我陪钱货,眼睁睁把比目鱼分破。
知他是命福如何?
我这里软摊做一垛,咫尺间如同间阔,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
玉龟山、阿母统群仙。幽闲志萧然。
有金城千里,琼楼十二,紫翠霏烟。
穆满当时西狩,八骏戏芝田。
驻跸瑶池上,命赐华筵。
天乐云璈鼎沸,看飞琼舞态,醉饮留连。
渐月斜河汉,霞绮布晴天。
望神州、东回玉辇,杏花风、数里响鸣鞭。
长安近、依稀柳色,翠点奏川。
望丹东沁北,淡流水、绕孤村。
对几树疏梅,十分素艳,一曲芳樽。
谁堪岁寒为友,伴仙姿、孤瘦雪霜痕。
翠竹森森抱节,苍松落落盘根。铜瓶水满玉肌温。
此意与谁论。渐月冷芸窗,灯残纸帐,夜悄衡门。
伤心杜陵老眼,细看来、只似雾中昏。
赖有清风破鼻,少眠浮动吟魂。
道人心印悟来,自然惺洒。
这妙用、玄关造化,神功巧笔,今古难画。
见壶中、不夜春光,有锦绣、江山相亚。
处处花萼楼台,秀吐香风,高耸蟠桃架。
玩紫微绛阙,瑶池阆苑,岂羡世间,园林郊野。
闲步凤凰台,听一派箫韶,音韵清雅。
任纵横出入,灵空不用,玉鞭金马。
翛然卓立乾坤,看万象、森罗青霄下。
五明宫,玄珠会,妙体婵娟娅姹。
醍醐芝草,谁肯著、千金酬价。
有缘得遇真师,点透灵通,常应无虚诈。
赏圣贤至理,谦慈度日,更六根清净,无为风化。
性月桂枝芳,放万道光明无毁谢。
把天机秘诀,勿令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