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事三朝圣,曾蒙当宁知。
手持五色笔,常在凤凰池。
雪霁城南路,春融柳外澌。
还家自足喜,报国岂应迟。
历事三朝圣,曾蒙当宁知。
手持五色笔,常在凤凰池。
雪霁城南路,春融柳外澌。
还家自足喜,报国岂应迟。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黄养正》其一,通过描绘黄养正历事三朝、才华横溢的形象,以及对其即将离别时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历事三朝圣,曾蒙当宁知”,开篇即点出黄养正经历三朝为官,深得帝王赏识,暗示其非凡的政绩与才能。接着“手持五色笔,常在凤凰池”两句,以“五色笔”象征黄养正的文采斐然,“凤凰池”则暗喻其官位显赫,进一步凸显其才华与地位。
“雪霁城南路,春融柳外澌”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寓意着黄养正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迎来人生的新篇章。而“还家自足喜,报国岂应迟”则表达了对黄养正归乡之喜的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继续为国效力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赞美了黄养正的个人成就与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一叶初自吟,万叶竞相谑。
就彼最高枝,相摩应宫角。
燥响欲相凭,风来能领略。
须臾不闻风,但听雨索索。
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
风停叶静时,雨从何处著。
霜野物声乾,终带尘土浊。
篷音非出虚,瓢音太伤朴。
得似此声清,潇洒过笙鹤。
天籁者非耶,夔襄不能学。
揆余初度。笑汝曹绯绿,乃翁苍素。
一甲子、带水拖泥,今岁谢君恩,放还山去。
政事堂中,把手版、分明抽付。
向门前客道,老子出游,人不知处。小车万花引路。
又谁能记得,观里千树。
老冉冉、欢意阑珊,纵桃叶多情,难唤同渡。
买只船儿,稳载取、笔床茶具。
便芸瓜、一生一世,胜侯千户。
草草池亭宴。又何须、珠韝络臂,琵琶遮面。
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
传写处、尘飞莺啭。
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阴雾扫,霁华见。使君偿了丰年愿。
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
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想九牧、闻风争羡。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诗有讽,赋无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