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
《吴江》全文
宋 / 孙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滩如雪起沙鸥,咫尺姑苏亦胜游。

逸势泻归沧海远,冷声分作太湖秋。

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

鲁望不存无可语,片帆中夜渡清流。

(0)
注释
晚滩:夜晚的沙滩。
沙鸥:海鸥。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姑苏:古称苏州,这里指代江南地区。
逸势:奔放的气势。
沧海:大海。
冷声:清冷的声音。
葑田:水边长有杂草的田地。
僧寺:寺庙。
橘岸:种有橘树的河岸。
鲁望:古代诗人陆龟蒙的字,这里借指古人。
片帆:孤零零的一片船帆。
清流:清澈的流水。
翻译
夜晚的沙滩像雪一样白,沙鸥起舞,即使近在咫尺的姑苏也是一次美妙的游历。
那股奔放的气势如同江水流入遥远的大海,清冷的声音仿佛化作了秋天的太湖景色。
几处葑田连接着僧寺,橘树环绕的岸边对着驿站的楼阁。
鲁望已不在,无人可以共语,只有一叶小舟在深夜的清流中独自渡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上渡过吴江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晚滩如雪起沙鸥”,这里的“晚滩”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河岸,“如雪”则形容水波粼粼,“起沙鸥”则是说沙洲上飞腾的鸟儿,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感觉。紧接着“咫尺姑苏亦胜游”,诗人通过提及古代美女“咫尺”和历史名城“姑苏”,表达了对吴江风光的赞赏,不仅是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人文韵味。

第三句“我势泻归沧海远,冷声分作太湖秋”,诗人写到自己行舟归去的情景,“沧海”喻指远大而深邃的未来,“太湖秋”则是对江南特有秋意的描绘,通过“冷声”二字,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超脱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如水田、僧寺、橘树和驿站,勾勒出吴江沿岸的宁静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寻找和询问的意味。

最后,“鲁望不存无可语,片帆中夜渡清流”,诗人提及历史上的“鲁望”——鲁国的望台,这里已不复存在,只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接着“片帆中夜渡清流”,则是诗人在深夜独自驾舟渡江,心中所怀的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孙何
朝代:宋

(961—1004)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少识音韵,善诗文,为王禹偁所重,与丁谓齐名。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第一。累迁右司谏。真宗朝历权户部判官、京东转运副使、判太常礼院、知制诰掌三班院。屡有建言,尝疏请将三司所辖还户部,渐复六部各司其职之制,又极论军政腐败,将帅无能及畏懦玩寇等。有《驳史通》及文集。
猜你喜欢

上赵签推·其一

名父由来产哲儿,一门忠孝蔼芳菲。

自从藩府驰朱毂,久缺庭闱戏綵衣。

兵筦少淹当遂相,樊川已得未容归。

鲁公居外周公内,清夜相思魂梦飞。

(0)

经行旧城过宣圣庙欲看石鼓不得入

墙院人家少市声,高槐古柳绿初新。

阴云犹阁西山雨,城郭常吹东海尘。

杏颊簪花红照树,虫丝罗巷昼窥人。

岐阳石鼓无由见,深锁儒宫碧草春。

(0)

崇都寺请赞

貌若宽闲,性尤刚急。

不以佛法当人情,不以慈悲为利益。

为人处热喝嗔拳,雪霜中有春消息。

正崇为子却孝顺,见斧担重重添石。

(0)

天童四威仪·其四

卧,太白一峰枕头大。伸双脚,虚空俱踏破。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四

瞿昙错认者星儿,动地惊天谁阿谁。

奉劝诸人今夜里,只消熟睡到鸡啼。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九

塞云点点阵云高,黑面将军衣白袍。

夺得贼鎗并贼马,凯歌归去醉春醪。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