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丈天灯百尺竿,高悬普照入云端。
光腾大内诸官喜,知是君王上泰坛。
寻丈天灯百尺竿,高悬普照入云端。
光腾大内诸官喜,知是君王上泰坛。
这首诗描绘了在明代,皇帝举行亲郊礼时,点燃天灯的壮观景象。诗人以“寻丈天灯百尺竿”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天灯之高大,仿佛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宏伟壮丽的气势。接着,“高悬普照入云端”进一步强调了天灯的明亮与广袤,它不仅照亮了地面,更穿透云层,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传递。
“光腾大内诸官喜”,这句话描绘了皇宫内部官员们的喜悦之情,他们看到这盏象征着国家繁荣与皇权威严的天灯,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欢愉。最后,“知是君王上泰坛”点明了天灯点燃的真正意义——这是皇帝前往泰山进行祭祀活动的前奏,预示着国家的祈福与安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中国宫廷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以及天灯作为象征物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意义。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历史韵味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