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致政宋君挽诗》
《致政宋君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窗寒研冷一生酸,坎止流行百念宽。

剑骑已荒江北草,简编归伴室中兰。

孰痴孰觉从渠看,真是真非只我观。

掩泪方相人已矣,广平遗录仅留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zhèngsòngjūn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chuānghányánlěngshēngsuānkǎnzhǐliúxíngbǎiniànkuān

jiànhuāngjiāngběicǎojiǎnbiānguībànshìzhōnglán

shúchīshújuécóngkànzhēnshìzhēnfēizhīguān

yǎnlèifāngxiāngrén广guǎngpíngjǐnliúc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宋君致政(官员退休)而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生涯的感慨。首句“窗寒研冷一生酸”,描绘了宋君清苦的读书生活,研台虽冷,却映照出他一生的勤奋与辛酸。次句“坎止流行百念宽”则寓言宋君经历人生起伏,心境宽广,即使遭遇坎坷也能坦然面对。

“剑骑已荒江北草”借剑骑之典故,暗示宋君的豪情壮志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淡去,只剩下江南的草木见证他的过往。接下来,“简编归伴室中兰”写他回归家居,陪伴的是书籍和室中的兰花,象征着他对学问的坚守和高洁的品格。

“孰痴孰觉从渠看,真是真非只我观”两句,诗人感慨世事难料,是非真假唯有自己心中明了。最后,“掩泪方相人已矣,广平遗录仅留残”表达了诗人对宋君离世的哀痛,以及对宋君著作的惋惜,只留下残篇,令人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文人情怀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塞下曲

君不见雁门九月风如刀,筋强蹄健腾天骄。

边庭列障走烽燧,旄头夜出天山高。

阴碛茫茫走千里,刁斗声沉塞云紫。

重围未破杀气昏,万众同呼士心死。

起看壮士皆裹创,援桴鼓之气益张。

三军奋迅一敌万,战龙血染天为黄。

自此匈奴知姓字,汉家尽雪穹庐耻。

可怜白首未封侯,一片雄心向谁是。

(0)

寄陈存诚·其二

碧藓常封径,红尘不到门。

处卑谦德厚,用拙道心存。

制作追前古,穷探到本源。

每思灯火夜,时得耳高论。

(0)

竹枝便面

广寒宫里碧琅玕,叶叶清风起暮寒。

自有凌霜高节在,敲门未许俗人看。

(0)

题松窗听雪卷

六出随风散紫冥,庭前俄失万松青。

疏帘堕影觉微响,落叶有声无此清。

万虑已空心似水,一尘不染色铺琼。

晚来听罢呼童扫,要把长镵取茯苓。

(0)

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

道路经千里,风尘过十年。

遗阡寒草外,故墅夕阳边。

去买临江艇,归求负郭田。

遥知葬亲处,双鹤吊秋烟。

(0)

题画花

向来曾作看花人,长恨花无十日春。

何似入君花谱内,经年红艳不沾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