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来吴楚百川秋,并入西江一水流。
江水流秋秋欲半,秋江对客客多愁。
蝉如有恨藏朝树,鸥自无心出暮洲。
莫道归帆朝暮迫,月明江远倍悠悠。
携来吴楚百川秋,并入西江一水流。
江水流秋秋欲半,秋江对客客多愁。
蝉如有恨藏朝树,鸥自无心出暮洲。
莫道归帆朝暮迫,月明江远倍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秋水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携来吴楚百川秋,并入西江一水流”以宏大的视角,将吴楚大地的众多河流汇聚,最终融入西江的壮阔画面展现出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也隐含着时间流转、万物归一的哲理。
接着,“江水流秋秋欲半,秋江对客客多愁”两句,将镜头拉近,聚焦于秋水与行客之间的情感交流。秋水的流动似乎带走了季节的更迭,而行客面对这自然的变迁,心中涌起的是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知旅途的忧虑。
“蝉如有恨藏朝树,鸥自无心出暮洲”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蝉在晨光中似乎带着未解的忧愁,鸥鸟在黄昏时分自由自在地飞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命状态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最后,“莫道归帆朝暮迫,月明江远倍悠悠”以归帆为线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宁静生活的向往。尽管归程紧迫,但在明亮的月光下,江面显得更加悠远,暗示了即使在忙碌与匆忙之中,也能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宽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