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雁门九月风如刀,筋强蹄健腾天骄。
边庭列障走烽燧,旄头夜出天山高。
阴碛茫茫走千里,刁斗声沉塞云紫。
重围未破杀气昏,万众同呼士心死。
起看壮士皆裹创,援桴鼓之气益张。
三军奋迅一敌万,战龙血染天为黄。
自此匈奴知姓字,汉家尽雪穹庐耻。
可怜白首未封侯,一片雄心向谁是。
君不见雁门九月风如刀,筋强蹄健腾天骄。
边庭列障走烽燧,旄头夜出天山高。
阴碛茫茫走千里,刁斗声沉塞云紫。
重围未破杀气昏,万众同呼士心死。
起看壮士皆裹创,援桴鼓之气益张。
三军奋迅一敌万,战龙血染天为黄。
自此匈奴知姓字,汉家尽雪穹庐耻。
可怜白首未封侯,一片雄心向谁是。
这首明代王称的《塞下曲》描绘了边疆战士英勇奋战的场景。开篇以“雁门九月风如刀”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紧接着“筋强蹄健腾天骄”刻画了士兵们的坚韧与勇猛。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边庭列障走烽燧”和“旄头夜出天山高”,展示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以及夜晚战斗的神秘感。
“阴碛茫茫走千里,刁斗声沉塞云紫”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辽阔与寂寥,而“重围未破杀气昏,万众同呼士心死”则揭示了战斗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决死之心。在这样的困境中,“起看壮士皆裹创,援桴鼓之气益张”,表现出战士们愈挫愈勇的斗志。
“三军奋迅一敌万,战龙血染天为黄”是诗歌的高潮,描绘了以少胜多的壮观场面,象征着汉家军队的英勇与决心。最后两句“自此匈奴知姓字,汉家尽雪穹庐耻”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洗雪国耻的决心,然而“可怜白首未封侯,一片雄心向谁是”则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悲壮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烈景象,歌颂了士兵们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蕴含着深深的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