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仙茅坞,金鳌涌乱山。
天风来海外,烟火落人间。
白石思同煮,青萝喜独攀。
絺衣弄华月,公子亦忘还。
夜宿仙茅坞,金鳌涌乱山。
天风来海外,烟火落人间。
白石思同煮,青萝喜独攀。
絺衣弄华月,公子亦忘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仙茅坞的奇妙体验。首句“夜宿仙茅坞”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幽静的环境之中。接着,“金鳌涌乱山”一句,以金鳌比喻山峰,生动地展现了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
“天风来海外,烟火落人间。”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与人间烟火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天风自海外而来,似乎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而人间烟火则在风中飘散,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白石思同煮,青萝喜独攀。”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活动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白石象征着纯净与高洁,诗人希望与之共煮,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青萝则代表了生机与活力,诗人独自攀爬,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最后,“絺衣弄华月,公子亦忘还。”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穿着轻薄的絺衣,在明亮的月光下嬉戏,甚至忘记了归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放纵自我、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底事伤怀抱。忆当年、两家名父,论交最好。
我始弱龄君壮盛,争说恢奇才调。
定指日、翻飞天表。
转眼高堂人去后,守遣编、竟以穷愁老。
升沉事,谁能料。贱贫仆更何须道。
算输君、才思什伯,敢辞潦倒。
半世惯填红豆曲,久惹词场人笑。
笑此技、从来绝小。
何意先生痂嗜甚,每相逢、坚索囊中稿。
只此是,焚馀草。
爽气鲜新,秋一碧、天光如沐。
风吹去、盈盈舴艋,水烟俱绿。
细草乱生荒寺径,野瓜蔓绕农家屋。
正村村、妇子趁秋晴,收新谷。对此景,看难足。
频呼索,觞相属。任船头醉倒,鸥凫同宿。
调笑几般鞍马令,销魂何限清商曲。
更一声、寥亮水潭空,柯亭竹。
峭帆乍转横塘路,湖山顿惊愁眼。
双崦茶烟,四桥松雨,曾记吟边深绻。梅林弄晚。
访醉墨题香,紫箫声断。
唤起秋魂,荒荆何处旧池馆。
沧波相对欲绝,乱云携酒处,愁系孤缆。
临顿前盟,东华旧侣,谁识尘衫游倦。斜阳泪满。
听啼鸟花閒,故情轻换。怨笛难招,虎山孤鹤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