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
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
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
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
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
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
此诗《月下闻笛》由明代诗人冯鼎位所作,描绘了月下听笛的独特情境与情感体验。
首句“露下芙蓉夜气清”,以露水滋润下的芙蓉花映衬出夜晚的清新宁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次句“愁闻短笛弄新声”,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然传来一曲新笛声,这笛声虽是“新声”,却引出了诗人的愁绪,暗示了笛声中蕴含的情感复杂性。
接着,“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两句,将笛子的历史与情感深度结合,柯亭管是古代名笛,此处借指笛声能唤起久远的故国之情,跨越千年时空,传递着深厚的情感。笛声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描绘了笛声在风中飘散,时有时无,却在曲中清晰地传达出离别的情绪。这不仅是对笛声本身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离别之痛在笛声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最后,“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两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梦境的期待。折柳相赠是古人送别时的传统习俗,象征着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如今,笛声再次唤醒了这些记忆,让诗人在梦中得以重逢,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月下笛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自然美景到内心思绪,再到对过往的回忆与未来的憧憬,层层递进,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富有意境,是一首深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南北战争,惟有西湖,长如太平。
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波上飞甍。
太守风流,游人欢畅,气象迩来都斩新。
秋千外,剩钗骈玉燕,酒列金鲸。人生。乐事良辰。
况莺燕声中长是晴。
正风嘶宝马,软红不动,烟分彩鹢,澄碧无声。
倚柳分题,藉花传令,满眼繁华无限情。
谁知道,有种梅处士,贫里看春。
客中睡眠少,常以鸡鸣兴。
新炭炽宿火,膏油续残灯。
焚香倚蒲团,外静中已凝。
荣辱两不到,淡如秋水澄。
出定窗已白,炯炯寒日升。
厨人作芋糁,供此在家僧。
我悔不学农,力耕泥水中。
二月始穑事,十月毕农功。
我悔不学医,早读黄帝书。
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
不然去从戎,白首捍塞壖。
最下作巫祝,为国祈丰年。
犹胜业文辞,志在斗升禄。
一朝陪众隽,所望亦已足。
岂知赋命薄,平地成怨仇。
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
已矣何所悲,但悔始谋错。
赋诗置座傍,聊以志吾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