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下闻笛》
《月下闻笛》全文
明 / 冯鼎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

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

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

(0)
鉴赏

此诗《月下闻笛》由明代诗人冯鼎位所作,描绘了月下听笛的独特情境与情感体验。

首句“露下芙蓉夜气清”,以露水滋润下的芙蓉花映衬出夜晚的清新宁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次句“愁闻短笛弄新声”,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然传来一曲新笛声,这笛声虽是“新声”,却引出了诗人的愁绪,暗示了笛声中蕴含的情感复杂性。

接着,“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两句,将笛子的历史与情感深度结合,柯亭管是古代名笛,此处借指笛声能唤起久远的故国之情,跨越千年时空,传递着深厚的情感。笛声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描绘了笛声在风中飘散,时有时无,却在曲中清晰地传达出离别的情绪。这不仅是对笛声本身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离别之痛在笛声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最后,“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两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梦境的期待。折柳相赠是古人送别时的传统习俗,象征着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如今,笛声再次唤醒了这些记忆,让诗人在梦中得以重逢,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月下笛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自然美景到内心思绪,再到对过往的回忆与未来的憧憬,层层递进,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富有意境,是一首深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冯鼎位
朝代:明

冯端荣,字景庄,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五○)。淳祐六年(一二四六)知崇安县。事见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二十五咏西湖酒楼

南北战争,惟有西湖,长如太平。

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波上飞甍。

太守风流,游人欢畅,气象迩来都斩新。

秋千外,剩钗骈玉燕,酒列金鲸。人生。乐事良辰。

况莺燕声中长是晴。

正风嘶宝马,软红不动,烟分彩鹢,澄碧无声。

倚柳分题,藉花传令,满眼繁华无限情。

谁知道,有种梅处士,贫里看春。

(0)

感皇恩.旅思

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远水长山又重到。

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风头日脚下,人空老。

匹马旧时,西征谈笑。绿鬓朱颜正年少。

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倾倒。而今酒兴减,诗情少。

(0)

铜雀妓

武王在时教歌舞,那知泪洒西陵土。

君已去兮妾独生,生何乐兮死何苦。

亦知从死非君意,偷生自是惭天地。

长夜昏昏死实难,孰知妾死心所安。

(0)

念归

江城五月朝暮雨,雨脚才收水流础。

酒杯未把愁作病,麈柄欲拈谁共语。

有时暂解簿书围,独坐藤床看香缕。

林塘渺渺鸠正欢,帘幕阴阴燕新乳。

湖山旧隐入我梦,白首忘归独安取。

一生花里醉春风,即今愿作扶犁翁。

(0)

夙兴

客中睡眠少,常以鸡鸣兴。

新炭炽宿火,膏油续残灯。

焚香倚蒲团,外静中已凝。

荣辱两不到,淡如秋水澄。

出定窗已白,炯炯寒日升。

厨人作芋糁,供此在家僧。

(0)

记悔

我悔不学农,力耕泥水中。

二月始穑事,十月毕农功。

我悔不学医,早读黄帝书。

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

不然去从戎,白首捍塞壖。

最下作巫祝,为国祈丰年。

犹胜业文辞,志在斗升禄。

一朝陪众隽,所望亦已足。

岂知赋命薄,平地成怨仇。

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

已矣何所悲,但悔始谋错。

赋诗置座傍,聊以志吾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