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目青却寄社中》
《悼目青却寄社中》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忽闻高士讣,未免一长嗟。

白社人难再,青山日易斜。

此生如可托,何事欲离家。

飒飒秋风起,应怜两鬓华。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悼目青却寄社中》,是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忽闻高士讣”,开篇即以“讣”字点出友人已逝的消息,一个“忽”字,透露出消息来得突然,令人措手不及。紧接着“未免一长嗟”,诗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发出长长的叹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哀伤。

“白社人难再”,“白社”指代隐居之地或朋友相聚之所,此处暗示友人已不在人世,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相聚的日子。“青山日易斜”则描绘了时间流逝之快,青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苍茫,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此生如可托,何事欲离家”,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如果能够将生命寄托于某种永恒的事物上,又何必急于离开这个充满遗憾与别离的世界呢?这既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问。

最后,“飒飒秋风起,应怜两鬓华”,秋风吹起,树叶飘落,诗人预感到自己也将步入老年的行列,两鬓斑白,不禁为自己的衰老而感伤。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秋风起时,仿佛能听到友人在远方的呼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不寐

月落林屋暗,寒镫耿幽光。

邻鸡私咿喔,冰声裂方塘。

既醉复思梦,神清愁亦忘。

晓车如秋潮,雷鸣过空堂。

尘役苦无厌,俯躬自徬徨。

(0)

述画诗

吾画以吾手,甲肉掌背俱。

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

人甫具两睫,便见双瞳珠。

情性本万殊,所事因相符。

贵之料弗慕,贱之宁受呼。

易老在用智,不老缘其愚。

于我画可见,非我手可摹。

(0)

和王阮亭少司马西城别墅十二咏录二.石帆亭

挂席趁长风,转瞬千万里。

却疑凝立者,终古常如此。

片影落尊前,何辨远与迩。

(0)

江干

愁云毒雾锁江干,院落沉沉昼景寒。

貔虎千重森铁瓮,穹霄何日下金竿。

迢遥胏石呼难彻,寂寞丹心泪已干。

虮虱一身天万里,仍依北极望长安。

(0)

席上赠张稚昭二首·其一

相府莲歌乐府春,清尊檀板话穷尘。

谁传天宝凄凉曲,柳市当年旧玉人。

(0)

舟发阊水至饶阳道中作·其二

水路随山转,行行不厌重。

溯流三百里,迢递几千峰。

此地尊渔户,秋风老客容。

最怜隔江女,江上采芙蓉。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