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毒雾锁江干,院落沉沉昼景寒。
貔虎千重森铁瓮,穹霄何日下金竿。
迢遥胏石呼难彻,寂寞丹心泪已干。
虮虱一身天万里,仍依北极望长安。
愁云毒雾锁江干,院落沉沉昼景寒。
貔虎千重森铁瓮,穹霄何日下金竿。
迢遥胏石呼难彻,寂寞丹心泪已干。
虮虱一身天万里,仍依北极望长安。
这首清代诗人陈鹏年的《江干》描绘了一幅阴郁沉重的画面。首句“愁云毒雾锁江干”,以浓重的愁云和毒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压抑,江边的景象显得格外凄冷。次句“院落沉沉昼景寒”进一步渲染了阴暗沉寂的氛围,白昼也因愁绪而显得寒冷。
第三句“貔貅千重森铁瓮”,运用比喻手法,将守卫边关的军队比作森严的铁瓮,形象地展现了军威之盛和战事的严峻。然而,“穹霄何日下金竿”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到来的期盼,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象征的金竿能够从天空降下,象征皇权或天意的改变。
接下来的“迢遥胏石呼难彻”一句,可能是指远方的求救声难以传达到,暗示了困境中的孤立无援。而“寂寞丹心泪已干”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坚韧,即使泪水已干,仍然坚守着忠诚之心。
最后两句“虮虱一身天万里,仍依北极望长安”,以个人的微小与广阔天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但仍心向朝廷,期待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执着。
昔余驻兰阴,颇得溪山趣。
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
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
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
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
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
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
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
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
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
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
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
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
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
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
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
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
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
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
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