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洛阳城景图。"泠泠寒水带霜风",设定了一个寒冷萧瑟的气氛,水面上已经开始结霜,冷风吹过,更增添了一份秋意浓重的感觉。"更在天桥夜景中",诗人似乎站在高处,俯瞰着这座古城的夜色,天桥可能是指洛阳城中的某个高耸的建筑,从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夜晚风貌。
接下来的两句"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则描绘了一个更加静谧和宁静的画面。"清禁"表明皇宫中的安静与肃穆,而"漏闲"则是指夜深人静之时的宫中更是寥寥无几的人影,时间似乎也变得悠长而缓慢。"烟树寂"则勾勒出一片迷离的景象,可能是由于月色下的微妙光线,或者是轻雾笼罩下的一种宁静。
最后"月轮移在上阳宫"则让人联想到夜色中悬挂的明亮月牙,它缓缓地移动至上阳宫之上,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神秘而又庄严的外衣。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与深邃,让人仿佛能听见那秋风轻拂过城墙的声音,以及远处微弱的夜吟。
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
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
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
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
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
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愁到弃捐葱韭。
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
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
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
唤红巾、翠袖为君歌,声缭绕。人世事,堪成笑。
馀子辈,宁须道。尽东涂西抹,誇他年少。
拟作山中同甲会,天涯知己樽前少。
向南邻、呼取洛阳生,同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