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粕空方策,屠沽有壮图。
白头仍诵读,赤手已公孤。
说剑神俱王,当歌气益粗。
果能开绝漠,汉将起人奴。
糟粕空方策,屠沽有壮图。
白头仍诵读,赤手已公孤。
说剑神俱王,当歌气益粗。
果能开绝漠,汉将起人奴。
这首清代边瀹慈的《感事(其三)》描绘了一位白发老者虽身处困境但仍坚持读书,满怀抱负的形象。"糟粕空方策"暗示了他所阅读的内容可能被世人忽视或轻视,但他的志向不减;"屠沽有壮图"则暗指他出身平凡,却怀揣着远大的理想。"白头仍诵读,赤手已公孤"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坚韧与孤独,即使生活艰难,也独自坚守学问。
"说剑神俱王,当歌气益粗"通过讲述和歌唱来激发内心的豪情,显示出他的精神风貌,即便在困苦中也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最后两句"果能开绝漠,汉将起人奴"寄寓了对这位老者的期待,希望他能凭借才智和勇气,如同古代汉将那样,改变逆境,带领人们走出困境,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英雄的呼唤。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主人公的坚韧精神和高尚追求。
对萧萧、满庭风雨,问秋秋怎无绪。
分明似带恹恹病,洗褪秋容如许。抛不去。
有万叠浓愁,都在秋心聚。频啼玉箸。
尽莲漏敲残,铜壶滴尽,犹是声声絮。
我待做,窗外芭蕉几树。好教夜夜听汝。
悲秋可也秋知道,底事浑难为主。
秋何处,只蔓草荒烟,一片寒蛩语。凄凉砧杵。
把欲断秋魂,生生熔碎,零乱成丝缕。
细雨揉丝,微风扇暖,早近饧箫百五。
不卷重帘,拨尽水沉烟炷。
似而今、欲会无由,悔相见、等閒轻度。
况夫人、爱女于归,越山迢递无重数。
纵是春铺锦片,想膝前因忆,谢庭风絮。
月影昏黄,应照绮窗朱户。
叠离恨,泪溢春江,望金闺、云迷烟树。
问钿车、何日重来,展眉峰碧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