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残几度。依旧如茵平布。
只道发枯根,谁省是春风做。南浦。南浦。
一碧恨添无数。
野火烧残几度。依旧如茵平布。
只道发枯根,谁省是春风做。南浦。南浦。
一碧恨添无数。
这首《如梦令·春草》由清代词人浦安所作,通过对春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野火烧残几度”,开篇以野火焚烧春草为背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依旧如茵平布”,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的焚烧,春草依然茂盛,如同绿色的地毯铺满大地,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只道发枯根,谁省是春风做。”这两句转折,看似枯萎的草根,实则是春风的杰作,暗喻生命的复苏与重生,春风化雨,滋养万物,赋予生命新的生机。
“南浦”二字,引自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送别场景,“一碧恨添无数”,在南浦这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地方,绿色的春草似乎增添了无尽的离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与对春天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草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既有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雾薄阴轻,林深烟暖,海棠特地开迟。
光风绝艳,独自殿芳时。
须信东君注意,花神会、别有看持。
群英外,嫣然一笑,富贵出天姿。
日长,春睡足,粉香扑扑,酒晕微微。
明皇当日,称许最相宜。
刀子扶来半醉,宫妆淡、不扫蛾眉,偏怜处,流莺惊绕,金弹拂丛飞。
暮云千里。
正小雨乍晴,霜风初起。
芦荻江边,月昏人静,独自小船儿里。
消魂几声新雁,合造愁人天气。
怎奈何,少年时光景,一成抛弃。
回首空肠断,尺素未传,应是无双鲤。
闷酒孤斟,半醺还醒,干净不如不醉。
有得恁多烦恼,直是没些如意。
受尽也,待也回厮见,从头说似。
冰池轻皱。
喜寒律乍回,微阳初透。
岁晚云黄,日晴烟暖,画刻暗添宫漏。
山色岸容都变,春意欲传官柳。
最好处,正酥融粉薄,一枝梅瘦。
行乐,春渐近,景胜欢长,幼眇丝簧奏。
鸣玉鹓行,退朝花院,犹有御香沾袖。
试问西邻虽富,何似东皋依旧。
趁未老,便优游林壑,围棋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