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卧北窗,多少恩难补。
征人捍边陲,农夫劳畎亩。
饱食卧北窗,多少恩难补。
征人捍边陲,农夫劳畎亩。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句“饱食卧北窗”,生动地刻画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主人公在北窗下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似乎生活无忧无虑。然而,这种表面的安逸与内心的矛盾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多少恩难补”一句,表达了对无法弥补的恩情的感慨。这里的“恩”不仅指个人的情感恩惠,更可能暗含对国家、社会大义的缺失或未能尽到的责任的遗憾。这种难以弥补的恩情,可能是对国家安定、民众福祉的渴望,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接下来,“征人捍边陲,农夫劳畎亩”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征人,即守卫边疆的士兵,他们远离家乡,肩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农夫,则是辛勤耕耘土地的劳动者,他们的劳作支撑着国家的粮食供应。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揭示了和平稳定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与付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首对个体生活的描述,更是对整个社会结构、道德责任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拂蟫尘、旧家风度,匆匆经几寒暑。
蕲州竹簟平于织,消受雪纨冰纻。吟漫与。
应未忘、年时霸杜留题处。山栖未许。
且分付莺花,安排柑酒,相向作才语。
丹青妙,软褥低屏楚楚。凉阴疑满残楮。
小红歌倚箫声起,宛转黄钟仙吕。春不住。
春倘向、归耕烟雨图分取。金陀旧墅。
叹乔木风烟,不教留得,天上赤松侣。
林橹乱红,庭莎换绿,归云缥缈千里。
露下葵斋,水边菰饭,已忍十年心事。
素髭白尽,?一卧、漳滨都废。
秋塞频看断雁,晴波暗通双鲤。蚕眠上元细字。
夜披衣、为君惊起。赚得有涯哀乐,此才空费。
刻意伤春倦矣。尽商略、儿时旧镫味。
剪韭山窗,清琴自理。
记匆匆、当日别乡关,鹤警戒霜晨。
望龙山云气,高堂白发,辉映星星。
回首亲庐何处,苦恋倚闾情。
游子天涯恨,莫报三春。
最喜登车慷慨,问冀州何日,揽辔澄清。
看中原万里,狐鼠正纵横。
怅故居、天高月黑,梦一鞭、遥指旧芜城。
休怀感,待收京也,归奠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