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天乐.咏秋灯》
《齐天乐.咏秋灯》全文
清 / 郭则沄   形式: 词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

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

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

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

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

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0)
鉴赏

这首《齐天乐·咏秋灯》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词人郭则沄的作品,通过对秋夜孤灯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孤独愁思和无尽的离情别绪。词的开篇“窥窗碧飐天如水”以窗外的秋夜景色起笔,碧绿的灯光映照在窗户上,如同水面泛起的波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依稀暗愁来处”一句,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源自远方,那模糊不清的愁绪仿佛来自幽深的黑暗。接下来,“静堕双花,凉分半豆”通过“双花”和“半豆”的意象,描绘了灯光下孤独的景象,暗含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听到隔帘疏雨”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雨声隔着帘幕传来,更增添了词人无尽的愁绪。接下来的“宵长更苦”、“尽煎透兰心”等句,表达了词人因长夜难眠而倍感痛苦,连兰花都似乎被煎熬得憔悴。

“悄谙谯鼓”写词人深夜醒来,听到远处的更鼓声,更觉孤独无依。“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直接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旅人内心的哀伤和无人倾诉的无奈。

下半阙词人转向对自身境况的描绘,“春筵珠翠散尽”暗示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自己与孤灯相伴,岁月无情,霜鬓斑白。“黯黯沈沈,悽悽悄悄”描绘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落寞和哀伤,黄昏的消逝也加剧了他的孤独。

“荆台梦阻”表达出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剪恨成灰,总牵残绪”则表达了无法排解的愁绪。最后,“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以秋夜的虫鸣声收尾,泪水清晰可见,直到天明,词人的情绪悲凉至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秋夜怀人之作。

作者介绍

郭则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贺时相生辰

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

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

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

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

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

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

江干空引睇,无路袭馀尘。

(0)

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

胜日欣相得,旷怀谁与同。

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

林杪收残雨,檐牙递好风。

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

(0)

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

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

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0)

次韵采莲

闻道栽成十亩莲,便思挑出杖头钱。

定知荇菜参差处,不是决明颜色鲜。

红日半移芳草岸,清歌低泛木兰船。

惊心未得同真赏,空愧诸豪白玉篇。

(0)

和人三首·其三

荆溪风物记当时,吹絮河豚下箸迟。

绿满金田朝应供,红残朱槛夜论诗。

幅巾已托遗民后,杓柄犹怀象骨疑。

早晚云间见金臂,空悬翠竹漫抽枝。

(0)

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其一

由来气类即天伦,孰谓刘琨独可人。

稍隔相从更无味,几因拈起又还新。

席间谁致龙皮异,雪里常怀鹤羽尘。

祗欲期君拾瑶草,庾郎三韭未为贫。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