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
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
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
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
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
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
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
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
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
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
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这首《齐天乐·咏秋灯》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词人郭则沄的作品,通过对秋夜孤灯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孤独愁思和无尽的离情别绪。词的开篇“窥窗碧飐天如水”以窗外的秋夜景色起笔,碧绿的灯光映照在窗户上,如同水面泛起的波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依稀暗愁来处”一句,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源自远方,那模糊不清的愁绪仿佛来自幽深的黑暗。接下来,“静堕双花,凉分半豆”通过“双花”和“半豆”的意象,描绘了灯光下孤独的景象,暗含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听到隔帘疏雨”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雨声隔着帘幕传来,更增添了词人无尽的愁绪。接下来的“宵长更苦”、“尽煎透兰心”等句,表达了词人因长夜难眠而倍感痛苦,连兰花都似乎被煎熬得憔悴。
“悄谙谯鼓”写词人深夜醒来,听到远处的更鼓声,更觉孤独无依。“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直接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旅人内心的哀伤和无人倾诉的无奈。
下半阙词人转向对自身境况的描绘,“春筵珠翠散尽”暗示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自己与孤灯相伴,岁月无情,霜鬓斑白。“黯黯沈沈,悽悽悄悄”描绘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落寞和哀伤,黄昏的消逝也加剧了他的孤独。
“荆台梦阻”表达出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剪恨成灰,总牵残绪”则表达了无法排解的愁绪。最后,“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以秋夜的虫鸣声收尾,泪水清晰可见,直到天明,词人的情绪悲凉至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秋夜怀人之作。
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
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
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
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
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
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
江干空引睇,无路袭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