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采莲》
《次韵采莲》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道栽成十亩莲,便思挑出杖头钱。

定知荇菜参差处,不是决明颜色鲜。

红日半移芳草岸,清歌低泛木兰船。

惊心未得同真赏,空愧诸豪白玉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采莲活动的向往与期待,以及对采莲时所见景色的细腻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审美情趣。

首句“闻道栽成十亩莲”,开篇即点明了采莲的地点和规模,十亩莲田,规模宏大,预示着采莲活动的盛况。接着,“便思挑出杖头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参与采莲活动的渴望,以及对采莲所得的期待,体现了他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定知荇菜参差处,不是决明颜色鲜。”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莲田中荇菜与决明的不同色彩,强调了莲田的美丽与独特。决明的颜色鲜艳,但在这里,诗人更倾向于赞美莲田的自然之美,暗示了他对人工培育的莲田有着更深的情感寄托。

“红日半移芳草岸,清歌低泛木兰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红日斜照在芳草岸边,清脆的歌声在木兰船上传来的画面。日落的余晖与清新的草岸相映成趣,而木兰船上的歌声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最后,“惊心未得同真赏,空愧诸豪白玉篇。”表达了诗人未能亲临现场,亲身感受采莲活动的遗憾,同时也对那些能以诗文记录下如此美景的文豪们表示敬佩。这一句既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之情,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采莲活动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野迥云容黑,汀长雨气寒。

春随花片减,愁向酒杯宽。

乱水通流急,孤舟逆上难。

白鸥浑自得,来往任风湍。

(0)

大雪下龙墀,蓬莱曙色移。

光通九华殿,花满万年枝。

赋拟梁园作,歌怜郢曲词。

西山临魏阙,相对玉参差。

(0)

送王我虚道人还武当

五月寒江江水长,吴云楚树遥相望。

千里青山连去路,一帆明月照霓裳。

惜君昔访华阳客,斗酒百篇聊自适。

狂来辄欲摘星斗,醉后翻嫌天地窄。

阳春本自和人稀,孤踪常傍白云飞。

故乡灵境久相待,一朝跨鹤竟辞归。

与君同是烟霞侣,探奇每指栖真处。

居尘不异出尘心,忘情翻作离情语。

望君仙裾不可攀,坐对名香日闭关。

缑山何日吹笙至,携手云中共往还。

(0)

赠吴还

山人为客吴门久,白发蒙茸将被首。

兴到青山不问家,笑来花肆常沽酒。

行路萧然满箧诗,风流文采雅堪师。

自言身是陶弘景,说与世人谁得知。

(0)

古塔滩

古塔滩,注山洼,飞湍屈曲如奔蛇。

中流恶石故激怒,跳珠溅雪纷交加。

锵锵争走万甲士,刺刺倒露千狼牙。

官舟一叶百夫挽,安危秪与毫釐差。

我时攀岩过绝壁,四顾莫非猿所家。

倦来坐石却俯看,握拳吐石生咨嗟。

九龙山史好奇甚,哦诗但道山水佳。

更嗔来日舍舟去,磨崖不及亲镌挝。

(0)

寓言

松柏有茑萝,生死共依附。

柔弱不自持,垂垂百尺树。

草木匪金石,荣华宁久驻。

摧折非所期,飘零更谁顾。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