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来咸阳,三与芳岁别。
四方数万里,行役何时歇。
百年要有尽,能得几时节。
而况已过半,远道何由彻。
愁来不成寐,耿耿到明发。
乾艾匪他求,鱼网当退结。
秣我枥上骓,膏我车上辖。
努力遵往轨,无为徒惙惙。
一番来咸阳,三与芳岁别。
四方数万里,行役何时歇。
百年要有尽,能得几时节。
而况已过半,远道何由彻。
愁来不成寐,耿耿到明发。
乾艾匪他求,鱼网当退结。
秣我枥上骓,膏我车上辖。
努力遵往轨,无为徒惙惙。
这首诗名为《别岁》,是明代诗人殷奎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一番来咸阳,三与芳岁别”,诗人以“咸阳”作为时空背景,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一年三度与美好的时光告别,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惋惜。
接着,“四方数万里,行役何时歇”,诗人将个人的行旅与辽阔的世界联系起来,感叹人生的旅途漫长而无尽头。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象征。
“百年要有尽,能得几时节”,诗人直面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能把握住多少个季节?这是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也是对时间管理的思考。
“而况已过半,远道何由彻”,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剩下的路程似乎更加遥不可及。这种对时间紧迫感的表达,让人深感岁月不待人的沉重。
“愁来不成寐,耿耿到明发”,夜晚的愁绪难以入眠,直到天明仍未消散。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也反映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
“乾艾匪他求,鱼网当退结”,诗人以“乾艾”和“鱼网”的比喻,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应只是追求物质的积累,更应适时地放下,寻找内心的平静。
“秣我枥上骓,膏我车上辖”,诗人通过马匹和车辖的准备,预示着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自我挑战的勇气。
“努力遵往轨,无为徒惙惙”,最后两句鼓励人们要坚定地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进,不要因恐惧或犹豫而停滞不前。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是对人生目标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成长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