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
《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全文
宋 / 罗荣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豫章风节振荆湘,匪为殷亡为晋亡。

执手痛罹鸣鹡难,焚裘梦断树萱乡。

三诗聊寄忠臣愤,九死宁回国士肠。

一展遗编一兴慨,令人千载挹辉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ōngbǎigōnglínnánshīyǒugǎn
sòng / luóróng

zhāngfēngjiézhènjīngxiāngfěiwèiyīnwángwèijìnwáng

zhíshǒutòngluómíngnánfénqiúmèngduànshùxuānxiāng

sānshīliáozhōngchénfènjiǔnínghuíguócháng

zhǎnbiānxīngkǎilìngrénqiānzǎihuīguāng

注释
豫章:古代地区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振:激励,振奋。
荆湘:泛指湖北湖南地区。
殷亡:指殷商的灭亡。
晋亡:指晋朝的衰落或灭亡。
鸣鹡:鹡鸰鸟,比喻困境中的哀鸣。
萱乡:象征故乡或亲人的地方。
忠臣愤:忠诚之士的愤怒或不平。
国士: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
遗编:遗留的著作或文献。
兴慨:激发感慨。
挹辉光:汲取、欣赏他们的光辉。
翻译
豫章的风骨激励着荆湘之地,不是为了殷朝的灭亡,而是为了晋朝的衰败。
紧握双手,悲痛地经历着如同鹡鸰鸟般的艰难困苦,焚烧的皮衣之梦在萱草故乡破碎。
三首诗寄托着忠诚之士的愤慨,即使面临九死一生,也要保全士人的气节。
翻开遗著,读来感慨万分,这些人的光辉事迹将被后人千年传颂。
鉴赏

这首宋诗《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表达了诗人罗荣祖对先人祖宗伯公在面临危难时,向弟弟寄托忠贞之志和家国情怀的深深感慨。首句“豫章风节振荆湘”赞扬了祖宗伯公高尚的节操如同豫章(一种竹子)般坚韧,影响深远至荆湘之地。接下来,“匪为殷亡为晋亡”暗示了他并非因商朝灭亡而悲,而是为晋朝的衰落感到痛心。

“执手痛罹鸣鹡难”描绘了临别时的悲痛场景,鹡鸰鸟的哀鸣象征着兄弟离散的艰难时刻。“焚裘梦断树萱乡”则借典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焚烧皮衣的梦境中断于异乡,寓含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三诗聊寄忠臣愤,九死宁回国士肠”进一步揭示了祖宗伯公以诗抒发忠诚与愤慨的决心,即使面临生死九重,也绝不改变爱国之心。“一展遗编一兴慨”读其遗作,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对先人的精神感到敬仰。

最后,“令人千载挹辉光”总结全诗,赞美祖宗伯公的精神光照千秋,激励后人长久地追慕和学习。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忠贞气节的崇尚。

作者介绍

罗荣祖
朝代:宋

罗荣祖,字仁甫,号东舒,歙县(今属安徽)人。入元,与萧魁等同被徵,荣祖书《答招隐》见志。事见《潨川足徵录》文部卷七、《宋季忠义录》卷一五。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江南思

暮雨娥皇庙,春风西子城。

相思行不得,更听鹧鸪声。

(0)

缘识·其二十九

月琴三柱四条水,圆魄移来混俗耳。

自古从今清且奇,五音一弄惊神鬼。

勾挑指下何纤细,傍观侧听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归,悲风切切摇朱翠。

凤游云里情荡飏,不无萧洒真高尚。

寒暄聚散得馨香,奚为丝竹兼歌唱。

慢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莺相共语。

莫惮辞劳用意弹,堪对鸾吟与凤舞。

(0)

缘识·其二

往事兴人感,徘徊思寂寥。

湛然穷古道,群品似相邀。

春台松柏静,秋风海岳摇。

时迁何倏忽,落叶自零飘。

(0)

逍遥咏·其十

乾坤之内隐长生,药变还丹道已成。

救世神方堪自秘,乐耶语话勿相轻。

眠云卧水通玄识,点石为金谁辩明。

黄才身心皆得所,登坛善听步虚声。

(0)

缘识·其十五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

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0)

暗香.再和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