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底急,路转乃尔长。
舆肩憩清荫,屐齿寻幽芳。
突兀见古殿,委蛇度飞梁。
馀红点涧色,新丝浮岩光。
人径出鸟道,僧居俨蜂房。
前山去未了,后骑低可望。
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
径催文字饮,稍近花草香。
语味写素隐,诗工发深藏。
湛辈欣有得,折杨愧成章。
山行有底急,路转乃尔长。
舆肩憩清荫,屐齿寻幽芳。
突兀见古殿,委蛇度飞梁。
馀红点涧色,新丝浮岩光。
人径出鸟道,僧居俨蜂房。
前山去未了,后骑低可望。
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
径催文字饮,稍近花草香。
语味写素隐,诗工发深藏。
湛辈欣有得,折杨愧成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漫步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对山路、古殿、花光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山行有底急,路转乃尔长"两句,展示了山路的曲折与延伸,也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起伏变化。"舆肩憩清荫,屐齿寻幽芳"则描绘出行者在树荫下寻找鲜花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突兀见古殿,委蛇度飞梁"一段,通过古老殿宇和蜿蜒曲折的长廊,塑造了一种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沧桑感。接下来的"馀红点涧色,新丝浮岩光"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人径出鸟道,僧居俨蜂房"两句,通过行者与禽兽同路、僧侣在幽静处所居,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前山去未了,后骑低可望"则表达了诗人对继续探索自然之美的渴望。
"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一句,体现了诗人在旅行中与他人相遇时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上的共鸣。"径催文字饮,稍近花草香"则是对自然之美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的赞颂。
最后两句"语味写素隐,诗工发深藏。湛辈欣有得,折杨愧成章"表达了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满足,以及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喜悦之情。这也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肯定和自我评价。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内心深处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