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谁唱《饭牛歌》,我正归耕洗绿蓑。
鸥鹭滩随山意转,莺花春背老怀多。
文当覆缶亦天尔,饮不尽樽如月何。
翠羽声微天欲雪,古梅树下醉婆娑。
村南谁唱《饭牛歌》,我正归耕洗绿蓑。
鸥鹭滩随山意转,莺花春背老怀多。
文当覆缶亦天尔,饮不尽樽如月何。
翠羽声微天欲雪,古梅树下醉婆娑。
这首明代赵次诚的《偶成》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村南谁唱《饭牛歌》”以疑问的方式引入,似乎在捕捉乡村日常中的悠闲歌声,展现出农耕生活的淳朴气息。诗人自己“我正归耕洗绿蓑”,形象地描绘出农夫劳作后洗净蓑衣的场景,流露出归隐田间的满足与自在。
接下来,“鸥鹭滩随山意转,莺花春背老怀多”两句,通过鸥鹭在滩头随山势而动,春天的莺花与诗人老去的岁月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流转,岁月不居。诗人感慨岁月匆匆,内心充满对自然和时光的深深感慨。
“文当覆缶亦天尔,饮不尽樽如月何”两句,诗人以饮酒自乐,表达对平淡生活的欣赏,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如同覆缶饮酒,尽享人生。这里的“樽如月”形象地写出酒杯中倒映着月影,寓意人生的美好与诗意。
最后,“翠羽声微天欲雪,古梅树下醉婆娑”收束全诗,描绘出一幅雪前宁静的冬日景象,诗人醉倒在古梅树下,翠羽鸟儿的轻声低语与即将降下的雪花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深深陶醉和留恋。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
浪蕊浮花,当不住、晚风吹了。
微雨过,池塘飞絮,一帘晴昼。
寂寂山光春似梦,依依草色熏如酒。
近新来、怕上小红楼,凭阑眺。心事阻,诗情少。
东皇去,良辰杳。想故园闲趣,水村烟柳。
此日鹃声天不管,当年燕子人何有。
叹江南、离别酒初醒,频回首。
我善观梅,识梅妙处,舍我其谁。
待裁冰剪雪,已无足道,凝酥弄粉,愈不为奇。
枉费心神,巡檐索笑,点检南枝并北枝。
梅应道,似这般题品,未是相知。分明有个端倪。
遮莫把人间凡眼窥。
那精神全在,半含蕊处,风流全在,未有香时。
万木丛边,两三点白,此是生生化化机。
花开也,又怎生消得,个样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