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簦遥度白云层,绝世高峰只见僧。
夜夜龙厓风雨过,山灵常护读书灯。
担簦遥度白云层,绝世高峰只见僧。
夜夜龙厓风雨过,山灵常护读书灯。
这首明代诗人斯学的《送俞孝廉天目读书》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读书图景。诗中“担簦遥度白云层”一句,以“担簦”这一古代行旅之物,形象地展现了俞孝廉远行求学的艰辛与决心,而“遥度白云层”则赋予了这一过程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俞孝廉正穿越云雾,向着未知的智慧之巅进发。
“绝世高峰只见僧”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天目的神秘与高峻,暗示着俞孝廉将要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的险阻,更有心灵上的修行与挑战。这里的“僧”,既可理解为实际的僧侣,也象征着智慧与精神的导师,预示着俞孝廉在求学路上将得到精神上的指引与支持。
“夜夜龙厓风雨过,山灵常护读书灯。”这两句诗描绘了天目山夜晚的景象,风雨交加,但山灵似乎守护着俞孝廉的读书之灯,暗喻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艰难,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坚定都将得到保护和支持。风雨不仅象征着求学路上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寓意着成长与磨砺的过程,而“山灵常护读书灯”则表达了对求知者不懈追求的赞美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求学之路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深深敬仰。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激励人心的励志之作,鼓励着每一个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褰裳采杜若,江水何瀰瀰。
借问采何为,将以遗君子。
人心无终极,天涯岂伊迩。
迅节易载阴,往事更佌俿。
时危生计拙,何以托疲薾。
桂枝有晚芳,芙蓉在秋水。
非无岁寒姿,亦逐江草萎。
栎社神所祥,永言葆玄理。
昆山天下士,抗怀薄秋旻。
作诗接元白,开口奔鬼神。
狂来放厥词,妙得造化真。
习尚罕时好,结交必古人。
三年策仕版,八口还忧贫。
民俗日向浇,真欲回其淳。
尸名况疾恶,所以谗柄新。
邹阳固得谴,郑侨终见亲。
迷途堕老洫,谁辨玉与珉。
君看裳陵山,万古当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