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爱日楼为钱水部作》
《爱日楼为钱水部作》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古风

锡山之楼,水曹所构。下瞰百川,上临斗宿。

层楣切霄,飞栱丽昼。

龙鳞差差碧瓦齐,峻梯蜒蜿垂丹霓。

俯视穷四极,仰观凌太虚。

雕楹列琪树,天窗秘灵书。

三光无冬春,和气通华胥。

不睹奇谲迹,谁明此楼是仙居。

楼中之母健且康,脩眉如发双瞳方。

云冠峨倒影,烟袂飘空香。

真澄莹含元,穆坐楼中央。兰孙玉息,献斝称觞。

擘斑麟,炮紫凰。进文枣,倾瑶浆。

淋漓飒沓,罗列趋蹡。

舞拓拔,歌陵冈,一日愿作千岁长。

千岁长,万岁久,楼长新母长寿。

(0)
鉴赏

《爱日楼为钱水部作》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边贡创作,描绘了锡山之楼的壮丽景象与楼中欢宴的盛况。

首先,诗人以“锡山之楼,水曹所构”开篇,点明了楼的位置与建造者。接着,“下瞰百川,上临斗宿”,展现了楼的高耸与视野的辽阔。随后,“层楣切霄,飞栱丽昼”描绘了楼的建筑特色,层次分明,直插云霄,白天时分,飞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龙鳞差差碧瓦齐,峻梯蜒蜿垂丹霓”两句,通过比喻和色彩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楼顶的瓦片排列整齐,如同龙鳞般错落有致;而通往楼顶的阶梯则如同蜿蜒的丹霞,增添了楼的神秘与壮观。

“俯视穷四极,仰观凌太虚”表达了站在楼上的广阔视野,无论是向下看还是向上望,都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浩瀚与宏伟。接下来,“雕楹列琪树,天窗秘灵书”描绘了楼内装饰的精美与神秘,雕花的柱子排列有序,仿佛镶嵌着琪树;而天窗则隐藏着古老的书籍,暗示着楼内的知识与智慧。

“三光无冬春,和气通华胥”则赞美了楼内四季如春、和谐安宁的氛围,仿佛与传说中的华胥国相通,充满了祥和与美好。

最后,“不睹奇谲迹,谁明此楼是仙居”表达了对楼的超凡脱俗之感,暗示它不仅是人间的楼阁,更像是仙境的存在。

在描述楼中场景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语言:“楼中之母健且康,脩眉如发双瞳方。”描绘了一位健康、眉目清秀的老妇人。“云冠峨倒影,烟袂飘空香。”通过云冠和烟袖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神秘与优雅。“真澄莹含元,穆坐楼中央。”形容她坐在楼中央,心如止水,充满神秘与庄严。“兰孙玉息,献斝称觞。”描绘了子孙围绕,举杯庆祝的温馨场面。“擘斑麟,炮紫凰。进文枣,倾瑶浆。”展示了宴席上的美食与美酒,充满了欢乐与祝福。“舞拓拔,歌陵冈,一日愿作千岁长。”表达了人们希望与这位老妇人共度千年的愿望,充满了对长寿与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爱日楼的壮丽与楼中欢宴的盛况,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长寿的祝愿,是一首富有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次韵苏巨卿

谁叩柴门寄我诗,迎门稚子候予归。

青山唤醒十年梦,明月空怀千里思。

今晋古秦天地隔,范雎张禄姓名非。

人生百岁发相见,世事悠悠未可知。

(0)

琢玉歌

蓝溪中,荆山峰。

结灵凝粹生群玉,飞英荡彩如长虹。

野人初向深崖得,蹋著云根风雨黑。

满把晶荧雪霜色,特达天姿几人识。

治玉之工初琢成,荧荧辉彩锵锵声。

方瑚圆琏荐宗庙,苍佩玄圭颁帝庭。

尧兵曾用丹浦战,汉斗已碎鸿门营。

我愿琢为北斗柄,指麾五星齐七政。

庶使阴阳造化机,四时六气随吾令。

(0)

送春

花菲菲,柳依依,留春不住送春归。

春归何处堪图画,春尽江南日暮时。

黄鹂啼多芳草远,青梅子重杨花飞。

人生三万六千日,与君复有明年期。

(0)

鹧鸪天.七月廿七

秋至人间灏气清。蓂馀三荚映阶庭。

挺生豪杰为时瑞,来至簪缨亨世荣。

天付与,寿康宁。不须举酒祝椿龄。

楼头昨夜瞻南极,偏向梅峰分外明。

(0)

柳梢青

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

故址颓垣,荒烟衰草,溪前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念依旧、名深利切。

改变容颜,销磨古今,垄头残月。

(0)

送李审之桂州谒中丞叔

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

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

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

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