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游东林》
《和人游东林》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从张野卧云林,胜概谁人更解寻。

黄鸟不能言往事,白莲虚发至如今。

年年上国荣华梦,世世高流水石心。

始欲共君重怅望,紫霄峰外日沈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yóudōnglín
táng / xiányòng

cóngzhāngyúnlínshènggàishuíréngèngjiěxún
huángniǎonéngyánwǎngshì

báiliánzhìjīn
niánniánshàngguórónghuámèngshìshìgāoliúshuǐshíxīn

shǐgòngjūnzhòngchàngwàngxiāofēngwàishěnshěn

翻译
自从跟随张野隐居在云林之中,谁能领略这壮丽的景色呢。
黄莺无法述说过去的岁月,白莲徒然开放直到如今。
每年都有京城繁华的梦境,一生一世坚守着高洁的心志。
我起初想和你再次遥望,紫霄峰外的日落渐渐沉沦。
注释
一:开始。
从:自。
张野:人名,可能指诗人所仰慕的隐士。
卧:隐居。
云林:云雾缭绕的山林。
胜概:壮丽的景象。
更:更加。
解:懂得,理解。
黄鸟:黄莺。
言:述说。
往事:过去的事情。
白莲:象征纯洁的莲花。
虚发:徒然开放。
年年:每年。
上国:京都,朝廷。
荣华梦:繁华的梦境,比喻仕途或理想。
世世:一生一世。
高流:高尚的人。
水石心:形容心境如水石般清静。
共君:与你一起。
重怅望:再次遥望。
紫霄峰:虚构的高山,象征理想或远方。
沈沈:沉沉,形容日落时分的昏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一从张野卧云林,胜概谁人更解寻"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超脱尘世纷扰的宁静之所,似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黄鸟不能言往事,白莲虚发至如今"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黄鸟和白莲都成了诗人心境的象征。

"年年上国荣华梦,世世高流水石心"一句,则是对个人生命历程与历史长河的深刻感悟。"始欲共君重怅望,紫霄峰外日沈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或某种理想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状态。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太常引

芦花深处一茅亭。秋入暮溪冥。寒絮扑荒汀。

都做了骚人鬓星。

诗中幽意,画中乡思,烟水似西泠。归雁与谁听。

恰醉里羁魂半醒。

(0)

永遇乐.东坡生日题孙雪居笠屐图四声谱坡词,景疏楼作,兼呈六禾、瑑青,并粤东人

千岁谪乡,后贤同感,今日能记。

短景长杯,南云北树,酌先生俱醉。

褐裘奚用须眉未老,省识画中高致。

怎描摸晴川,退守洒然,遍身幽翠。

尧年彷佛,同生凡几,今古果仙佳事。

身世浮沤,风波断梗,羁旅劳生寄。

琼楼何处,奎光寒夜,对影暗倾清泪。

武陵外,西南远极,道归尚未。

(0)

玉楼春·其二

阴晴冷暖难凭据。记得春来无觅处。

一宵寒色满清都,疑是春光来便去。

频年老向他乡住。百岁光阴能几误。

暗中春梦惯欺人,雪断花明春已暮。

(0)

碧牡丹

乍梦秋风扇。还识栖梁燕。

一段离情,恍认花飞人远。旧约难凭,芳信思量遍。

别来消瘦深院。正无限。自恨年又晚。

茫茫境迁时换。绮陌曾游,系惹柳丝长短。

怕说温柔,歌罢从头愿。随阳犹认归雁。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十三

燕子南飞雁北归。两重心字一篇诗。

风尘咫尺游丝断,云路迢遥倦梦回。

萦绮思,点春衣。碧桃摇曳绿窗西。

春风人面胡麻饭,崔护刘郎不自知。

(0)

好事近.同上

千结翠绡篮,曲曲同心编织。

载得紫葵红药,尽芳菲彻骨。

蜂迷蝶恋太风魔,佳景总怜惜。

别有衷肠似诉,伴画楼明月。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