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韭争妍,秋末菘更好。
嗟我喜蔬食,如人嗜羊枣。
何尝厌滋味,政自乐枯槁。
念彼蠕蠢虫,性命欲自保。
变相惊蜊异,将糖嫌蟹躁。
故于园日涉,莳此可食草。
迩来秋雨馀,三亩净如扫。
畦丁犹浸灌,小瓮亦自抱。
问许机事忘,何如汉阴老。
春初韭争妍,秋末菘更好。
嗟我喜蔬食,如人嗜羊枣。
何尝厌滋味,政自乐枯槁。
念彼蠕蠢虫,性命欲自保。
变相惊蜊异,将糖嫌蟹躁。
故于园日涉,莳此可食草。
迩来秋雨馀,三亩净如扫。
畦丁犹浸灌,小瓮亦自抱。
问许机事忘,何如汉阴老。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灌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蔬菜种植的热爱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四句“春初韭争妍,秋末菘更好。嗟我喜蔬食,如人嗜羊枣。”以韭菜和白菜在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蔬菜的喜爱之情,将其比作人们喜爱的羊枣,强调了他对蔬食的偏好。
接着,“何尝厌滋味,政自乐枯槁。”表明诗人并不追求食物的丰富滋味,而是乐于享受蔬菜的清淡之味,体现了他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态度。
“念彼蠕蠢虫,性命欲自保。”诗人以昆虫自比,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希望像这些微小的生命一样,能够自由地生存,不受干扰。
“变相惊蜊异,将糖嫌蟹躁。”通过描述对不同食材的喜好与厌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最后,“故于园日涉,莳此可食草。迩来秋雨馀,三亩净如扫。畦丁犹浸灌,小瓮亦自抱。”诗人描述自己每日在园中劳作,精心照料着那些可以食用的植物。近期秋雨过后,三亩园地干净得如同被扫过一般,园丁们仍在继续灌溉,而小瓮也装满了收获的果实。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园艺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循环与生命成长的深刻理解。
“问许机事忘,何如汉阴老。”诗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汉阴老(可能指古代隐居的高士)生活方式的向往,暗示了自己在忙碌的园艺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