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叠青山势郁盘,片帆遥溯赣江澜。
危滩共指名惶恐,古县空闻号万安。
风撼巅崖崩巨石,雷喧涧壑走惊湍。
劳人略与孤臣似,不独东坡泣路难。
叠叠青山势郁盘,片帆遥溯赣江澜。
危滩共指名惶恐,古县空闻号万安。
风撼巅崖崩巨石,雷喧涧壑走惊湍。
劳人略与孤臣似,不独东坡泣路难。
这首《过惶恐滩》由清代诗人沈炯所作,描绘了过惶恐滩时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情感。
首联“叠叠青山势郁盘,片帆遥溯赣江澜”,以叠叠的青山和远处航行的船只为画面,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赣江景象。青山层层叠叠,郁郁葱葱,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生机;而片帆遥溯,则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颔联“危滩共指名惶恐,古县空闻号万安”,通过“惶恐”与“万安”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过滩时的紧张与不安,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惶恐滩以其险峻著称,而万安则代表了人们对于安全与稳定的渴望,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追求安定生活的思考。
颈联“风撼巅崖崩巨石,雷喧涧壑走惊湍”,进一步描绘了过滩时的自然景观。狂风呼啸,撼动着山顶的岩石,巨石在风力作用下崩落;雷声轰鸣,回响在山谷之中,水流湍急,仿佛在回应着雷声的呼唤。这一联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美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尾联“劳人略与孤臣似,不独东坡泣路难”,将过惶恐滩的经历与古代文人的遭遇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共鸣。劳人(劳苦之人)与孤臣(孤独的臣子)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在艰难的旅途中寻求着内心的平静与安慰。这里引用苏轼“路难”之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综上所述,《过惶恐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过险滩时的壮丽景色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反思。
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
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
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飘泊。
江湖载酒,十年行乐。
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
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
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