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
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
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飘泊。
江湖载酒,十年行乐。
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
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
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
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
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
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飘泊。
江湖载酒,十年行乐。
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
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
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往昔旧约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首句“西池旧约”即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基调,带出了一个久远而美好的记忆场景。
“燕语柳梢桃萼”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表达了诗人与旧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那种难以忘怀的情谊。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中,“莺花”指的是野菊花,它们在秋天盛开,此处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某种静默的美好。而“风共月、一时闲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追问,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这里,“秋阴”和“败垣红叶”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
“飘泊。江湖载酒,十年行乐。”中,“飘泊”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一种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江湖载酒,十年行乐”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带来的某种感慨。
紧接着,“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以及那种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这里的“不觉风前泪落”尤其传神,展现了一种深沉而自然的情感流露。
最后,“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中,“橘熟橙黄”描绘出一种丰收的景象,而“堪一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而“断未负、晚凉池阁”则可能暗示着一种未能完全实现的愿望,或者是对于某种责任和担当的回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