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郎神》
《二郎神》全文
宋 / 吕渭老   形式: 词  词牌: 二郎神

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

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

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飘泊。

江湖载酒,十年行乐。

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

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

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

(0)
注释
西池:古代皇家园林或贵族府邸中的池塘。
燕语:燕子的鸣叫声。
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繁华之地。
凤索:象征爱情的装饰物,如凤凰形状的绳索。
莺花:莺鸟和花朵,代指美好的春光。
晚凉池阁:夜晚清凉的池塘边的楼阁。
撩拨:引起或触动(情感)。
烦恼:内心的忧虑或困扰。
翻译
回忆起往昔西池的约定,燕子呢喃在柳梢桃花间。
曾在秋天的郊野,秋千下,我们曾手牵手牵着凤凰形的绳索。
花期已过无需再问,只有风和月陪伴,共享此刻的宁静。
不知是谁唤来了秋意,眼前只见破败的墙头,红叶飘零。
漂泊的生活,带着酒游历江湖,十年来寻欢作乐。
最近,我感伤于离别与思念,不知不觉中,在风中泪流。
橘子熟透,橙色诱人,足以一醉,还不曾辜负这秋夜的凉爽。
只是怕触景生情,春天的心事如何安放,烦恼无处安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往昔旧约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首句“西池旧约”即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基调,带出了一个久远而美好的记忆场景。

“燕语柳梢桃萼”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表达了诗人与旧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那种难以忘怀的情谊。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中,“莺花”指的是野菊花,它们在秋天盛开,此处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某种静默的美好。而“风共月、一时闲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追问,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这里,“秋阴”和“败垣红叶”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

“飘泊。江湖载酒,十年行乐。”中,“飘泊”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一种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江湖载酒,十年行乐”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带来的某种感慨。

紧接着,“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以及那种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这里的“不觉风前泪落”尤其传神,展现了一种深沉而自然的情感流露。

最后,“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中,“橘熟橙黄”描绘出一种丰收的景象,而“堪一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而“断未负、晚凉池阁”则可能暗示着一种未能完全实现的愿望,或者是对于某种责任和担当的回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吕渭老

吕渭老
朝代:宋   字:圣求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猜你喜欢

厉子学潮以先人白华翁遗稿属校感赋二章·其一

别无身后谋,念此泪长流。

朋辈谁心在,文章与命仇。

残生兵火迫,窈月海山秋。

拥卷当遥夜,凄然灯火幽。

(0)

隔水芙蓉

托命在凉漪,西风缭一丝。

联裙持弱态,背影妒旁枝。

绮劫仙原幻,秋心客自悲。

旧翎春幄燕,迟暮不相期。

(0)

泊舟维扬寄秦巡简兄芝庭六章·其一

古野小沧浪,高楼面蜀冈。

官閒诗作牍,民昵酒输粮。

剔藓安棋局,围花倚篴床。

何时陈孺榻,容我寄疏狂。

(0)

答曹户部三章·其三

浮云白日满高筵,集禊江亭已十年。

置酒重申今日约,有文谁与昔贤传?

青蓠馤馤空为佩,白发星星易上颠。

此去明山吾隐矣,待君呼雨过龙渊。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四

澹遭辄轻弃,过久苦索寻。

胸界非太虚,安有明月心?

读书辨良楛,其效证自今。

寸弦方谢抚,穆穆具万音。

秉烛可照花,秋夕难恃阴。

真龙未成角,慎闭潭云深。

(0)

古怨辞九章·其七

六月得南风,南窗好将息。

卷帘方上钩,风头转西北。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