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怨辞九章·其七》
《古怨辞九章·其七》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六月得南风,南窗好将息。

卷帘方上钩,风头转西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之时,诗人通过感受南风的到来,寻求避暑的宁静与舒适。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六月得南风”,开篇点明时令与气候特点,六月正是酷暑难耐之际,而南风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凉爽与希望。“南窗好将息”,诗人选择在南向的窗户下休息,利用自然风力来缓解炎热,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接着,“卷帘方上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打开窗帘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动作,也暗示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被打破,自然之风得以自由流通。而“风头转西北”则进一步说明了风向的变化,虽然起初是南风,但最终转向了西北,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时间推移与季节更迭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夏日避暑的日常场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智慧的体现。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平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贺文文起宫相举子·其二

勃窣烟楼撞却难,乃翁自立尽头竿。

也留一著输儿子,二十年来六品官。

(0)

寄商等轩冢宰

鲲海蜗庐总莫论,大都容得下琴樽。

欲将吏部长名榜,比勘东林离垢园。

李下自无蹊径在,山公原有竹林存。

幽居也不宜篱棘,多少禽鱼望引援。

(0)

一枝春.柳慵花困芳信将阑雨细风尖峭寒犹逼拈草窗韵寄

帘卷东风,逗轻寒、又酿丝丝愁雨。

芳辰暗数,误了探芳情绪。

啼莺睡醒,任消瘦、杏娇桃妩。

无奈是、庭院深深,一片湿云浓聚。阑干那回凭处。

笑无端、又惹情丝千缕。幺弦断矣,懒检绿窗琴谱。

红绡翠减,怎禁得者番春妒。

空自盼、双燕归来,替侬寄语。

(0)

阅河长歌

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

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

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

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

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

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

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

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

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

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

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

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

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

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

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0)

孟秋凉风初至

白发详词切,劳心至语烦。

蝉鸣催木叶,月映冷泉源。

云去天疑近,露凝草益繁。

山村题旧事,唯德遍黎元。

(0)

立冬微雨雪偶成

朔风拂户牖,梅蕊报门阑。

颁历小春候,同云十日寒。

琼花连雨润,侍女怯衣单。

念彼穷檐苦,还思盘石安。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