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多桃李,案少簿书,别宦恐无此乐;
前列生徒,后盈丝竹,今时复有其人。
门多桃李,案少簿书,别宦恐无此乐;
前列生徒,后盈丝竹,今时复有其人。
这首诗《赠李申玉联》由清代诗人李渔所作,通过对比古今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李申玉先生独特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首句“门多桃李,案少簿书”,描绘了李申玉先生居所环境的优雅与宁静。桃李满门,象征着生机勃勃与高洁之气;案上少有簿书,意味着事务简省,生活闲适。这样的生活环境,是许多官员在繁忙政务之余梦寐以求的避世之所。
次句“别宦恐无此乐”,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在官场上,事务繁杂,压力巨大,难以寻得片刻安宁。相比之下,李申玉先生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与自由,这种区别让人心生羡慕。
尾句“前列生徒,后盈丝竹”,进一步展现了李申玉先生生活中的另一面——教育与艺术的融合。前有学生围绕,体现了他作为教师的影响力与贡献;后有丝竹相伴,表明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样的生活不仅丰富多样,还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
最后一句“今时复有其人”,是对李申玉先生独特生活方式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当今社会中能有更多这样生活态度的人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李申玉先生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以及对这种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