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桂山君王伯奇》
《挽桂山君王伯奇》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古风

桂山山在天台上,秋风吹云列屏障。

山中有客芙蓉裳,日日来看桂丛长。

老我住在京江湄,光芒夜夜占少微。

哀哉死者不可作,薤露忽更招隐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uìshānjūnwángbǎi
sòng / liúzǎi

guìshānshānzàitiāntáishàngqiūfēngchuīyúnlièpíngzhàng

shānzhōngyǒuróngzhǎngláikànguìcháng

lǎozhùzàijīngjiāngméiguāngmángzhànshǎowēi

āizāizhězuòxiègèngsǎoyǐn

翻译
桂山高耸在天台之上,秋风如屏障般吹过云层。
山中住着一位身着芙蓉裳的客人,天天来欣赏盛开的桂花。
我老矣,居住在长江边,夜晚的光芒照亮了那颗名为'少微'的小星。
可惜逝者无法复生,唯有薤露之歌,唤起对隐逸生活的追思。
注释
桂山:指代一座山。
天台:古代地名,这里泛指高处。
屏障:像屏风一样。
芙蓉裳:古人的华丽服装,这里形容山中客人的服饰。
桂丛:桂花树丛。
京江:长江下游的别称。
湄:水边,江岸。
少微: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小星。
死者:去世的人。
薤露:一种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短促的人生或死亡。
招隐词:召唤隐士的诗歌,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景象,桂花飘香,云层如屏障。山中的客人穿着芙蓉色的衣裳,每日都来欣赏桂林的繁茂之美。诗人自己则居住在京江之滨,每晚都在月光下思索少数事务。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逝去者无法复返的哀伤,以及生命无常,如同露水般易逝的感慨。这首诗通过桂花这一季节性鲜明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对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二十二

乾坤始开辟,六坎首经纶。

士不知忧患,焉能免世氛。

(0)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十四

六桥箫鼓日喧天,谁料年来渐索然。

兴废荣枯都不识,一家活计一渔船。

(0)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三十四

六籍火未熄,龙兴芒砀云。

呼韩朝渭上,已纳王政君。

(0)

一身担得乌山起,双手拿将龙□归。

(0)

句·其四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

(0)

诉衷情令

远山重叠乱山盘。江上晚风酸。

秋容更兼残日,枫叶照人丹。书未到,梦犹闲。

鬓先斑。凭高无语,征雁知愁,声断云间。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