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和议成赦文作》
《读和议成赦文作》全文
宋 / 刘望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纸盟书换战尘,万方呼舞却沾巾。

崇陵访沈空遗恨,郢国怜怀若有人。

收拾金缯烦庙算,安排钟鼎颂宗臣。

小儒何敢知机事,终望君王赦奉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shèwénzuò
sòng / liúwàngzhī

zhǐméngshūhuànzhànchénwànfāngquèzhānjīn

chónglíng访fǎngshěnkōnghènyǐngguólián怀huáiruòyǒurén

shōushíjīnzēngfánmiàosuànānpáizhōngméisòngzōngchén

xiǎogǎnzhīshìzhōngwàngjūnwángshèfèngchūn

注释
盟书:盟约文书。
战尘:战场上的硝烟。
沾巾:流泪。
崇陵:皇帝陵墓。
沈空:空寂无声。
遗恨:遗憾。
郢国:古代楚国的别称,这里代指故国或怀念的对象。
怜怀:怀念。
金缯:黄金和丝绸,古代用于祭祀或赏赐的贵重物品。
庙算:朝廷的重大决策。
钟鼎:古代用于刻铭记事的青铜器,象征着荣耀与地位。
宗臣:有功勋的臣子。
小儒:自谦之词,指自己是地位低微的学者。
机事:国家大事。
奉春:奉春为人的名字,此处可能代指被宽恕的人。
翻译
一张盟约换来战场烟尘,万人欢呼却泪水涟涟。
拜谒崇陵只留下遗憾,怀念郢都如若有知音。
整理金银需深思熟虑,设立祭器赞颂忠臣。
我这小儒怎敢涉政事,只愿君王宽恕奉春罪名。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望之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和个人政治抱负的情怀。诗中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追念与现实政治局势的担忧。

首句“一纸盟书换战尘”以鲜明的笔触展开全诗,"一纸盟书"指的是军事上的盟约或是和平协议,这里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换战尘"则暗示了战争留下的尘埃,即战争的苦难与破坏。

接着,“万方呼舞却沾巾”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庆祝胜利的情景,"万方"指的是四面八方,"呼舞"是人们欢庆和平的场景,而"却沾巾"则表明诗人虽然看到大家的喜悦,但自己心中仍然有不尽之愁。

第三句“崇陵访沈空遗恨”中的“崇陵”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陵墓,“访沈”意味着探寻历史,"空遗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无限感慨和留恋。

第四句“郢国怜怀若有人”中,“郢国”是古地名,这里象征着往昔的繁华与辉煌。"怜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若有人"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仿佛他们仍然活在眼前。

以下两句“收拾金缯烦庙算,安排钟鼎颂宗臣”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收拾金缯"是整理宫廷用物,"烦庙算"则是筹划国是非,表明诗人对于朝政的重视。而"安排钟鼎颂宗臣"则描绘了对国家功臣的尊崇和赞美。

最后两句“小儒何敢知机事,终望君王赦奉春”中的“小儒”自谦之词,表示诗人对于自己处理国事能力的谦逊。"何敢知机事"则表达了对重大政治决策的敬畏。而"终望君王赦奉春"则是希望君主能够宽容大度,带来和平与温暖,如同春天般给予人民新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望之
朝代:宋

刘望之,字观堂,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宋绍兴(1131-1162)进士。官南平军教授,任期文化丕变,后迁秘书省正字。公余引吟,著《观堂唱集》己失,“名重一时。”存诗、词各一。
猜你喜欢

雪中和怀玉·其四

天心何处问,默坐正寒更。

古调今疏越,天和此太羹。

夜深群动息,冬老一阳生。

料得梅花月,乾坤只么清。

(0)

入洪山·其一

翩翩皂盖又青山,住世人还出世间。

万辙一途归去住,不应非禹不非颜。

(0)

题邵国贤画·其二

阴耦元归太极中,一圈天地妙无穷。

人人各有庖羲眼,莫向成都问老翁。

(0)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其二

大方海水一江湖,天地那分越与吴。

莫笑几枝开眼错,分明画画是河图。

(0)

和唁项羽四首·其四

西渡程途历几千,拔山有力亦徒然。

闺门义烈皆称勇,左右愁伤即是贤。

终古祠堂王号愤,千秋庙貌县名迁。

回首故园成春梦,一片苍凉隔暮烟。

(0)

次易德元

青天飞下青山苍,山光无尽天茫茫。

赤脚仙人九节杖,一日拄尽青山长。

物外逍遥混沌老,空中语笑云霞香。

黄鹤高飞在何处,蜻蜓犹逐东风狂。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