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词客且嘉州,天遣凌云日载游。
思逐春云峨顶合,吟成秋水大江流。
岑生欲割区中系,郭氏还登尔雅丘。
数袭霞笺飞锦水,芙蓉城阙迥生愁。
秣陵词客且嘉州,天遣凌云日载游。
思逐春云峨顶合,吟成秋水大江流。
岑生欲割区中系,郭氏还登尔雅丘。
数袭霞笺飞锦水,芙蓉城阙迥生愁。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姚凤麓自汉嘉见贻诸刻怀寄赋此》。诗中描绘了秣陵(南京)的文人雅士与嘉州(今四川乐山)的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寄托。
首联“秣陵词客且嘉州,天遣凌云日载游”,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将秣陵与嘉州两地的文人相提并论,仿佛天意安排他们共同遨游于云霄,寓意着文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友谊的深广。
颔联“思逐春云峨顶合,吟成秋水大江流”,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的思绪与创作。春云峨顶象征着诗人的灵感如春日云雾般飘渺而丰富,秋水大江则描绘出诗人在创作时情感的奔涌与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颈联“岑生欲割区中系,郭氏还登尔雅丘”,这里引用了岑参和郭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与追求。岑生欲割区中系,可能暗指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郭氏还登尔雅丘,则暗示着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向往与探索。
尾联“数袭霞笺飞锦水,芙蓉城阙迥生愁”,以霞笺(华丽的纸张)和锦水(美丽的河流)为载体,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场景,同时“芙蓉城阙”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迥生愁”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自然、历史和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文化传承的追求。
一麾新自海滨还,又佩鱼符入故关。
千里山河临剧郡,九天鸳鹭别通班。
楼经往圣回清跸,路接边夷献白环。
版籍素多田赋错,干戈初息羽书閒。
从军上客彫龙藻,佐酒妖姬堕马鬟。
更遣府公吟思发,中条新霁碧孱颜。
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
宝香一瓣下天来,须弥座上金光发。
三界风雨动雷音,八部人天归象设。
昔年关西旧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扬眉师利倾千偈,隐几维摩无一说。
试开门户立家风,顿超初地无生灭。
百川万折必朝宗,东南到海无分别。
紫陌红尘拂面来,铁壁不容通水泄。
众形毕现明镜静,浮云飞盖秋空澈。
眼见亿万归弹指,境落毫釐差永劫。
野犴不是师子儿,磨了觜头三尺铁。
全湖巨浸一浮沤,结果开花今几叶。
昔人卷帘仰天笑,得道固应由慧业。
一言可尽千语迷,不如静看水中月。
云际扪萝倚蔚蓝,圣屏北面憩禅庵。
万年龟化厓间石,勺水龙藏树底潭。
倒看溟波涵返照,遥临吴峤带晴岚。
振衣自爱登千仞,不独烟霞最所耽。